本姓的来源 本姓起名 本名字大全 本姓人口在各个事情排名走势图和地区分布 姓本的历史名人 姓本的明星

本姓简介
“本”字拼音:běn,“本”属于常用字,“本”字部首是:木,构造是:本,繁体字和笔画为:本:5;本的五行属性是木,自『乐趣圈(QQLQQ.COM)』收录本姓氏,已经有3499人次浏览。
本姓全国人口约 1 万,属罕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676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在下图的“本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进行查看分析。
本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走势图根据北宋、宋朝、元朝、明朝等朝代及1982年、1987年、1995年、2006年、2007年、2013年、2014年、2018年、2019年的本姓的人口排名名次得出的走势图,显示为0的节点为当前时期未统计到本姓排名。
本姓网民地区分布和本姓人口地区分布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本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本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在第一千三百七十一位,以天水、巴西为郡望。
今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河南省长葛市古桥乡,四川绵阳安县秀水镇,河北省沧州市,台湾省、日本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均有本氏族人分布。
本姓起源(来源)
本姓起源一
源于鞑靼族,出自元朝时期鞑靼族木氏氏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今蒙古族本氏,原为鞑靼民族中的木氏家族,在元朝中期曾为朝廷上都大臣,至元朝末期犯满门抄斩之罪,为免杀身之祸,其家被迫迁逃入中原,并取不忘本之意,在“木”字中添“一”为“本”。上都,亦称北堂。在中国历史上,元朝覆灭后的残余蒙古势力,起先就是先退至上都重新建立起政权核心,因其地理位置在“北堂”,因称“北元”。宋、辽、金时期,该地区原称开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部一带,是蒙古汗国时期的都城,元朝时期的夏都。大元王朝建立后,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将国都以及政治中心迁至大都,即今北京,但到了每年的农历4月,历代元朝皇帝一般都要去上都避暑,并在上都处理政务,直至农历8~9月秋凉时再返回大都。因此,上都一直保持了元朝政府政治分中心的地位。
该支本氏起先僻居洧南地区(今河南洧川),后迁往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一带繁衍生息,还形成了著名的“本庄”。如今,在长葛县境内约有两千余本氏族人。
本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今四川省绵阳市的本氏,原本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后。传说,明末清初,在朱明王朝覆灭之后,各等级的皇族贵胄皆受满清政府抄斩之祸,皇室中有兄妹两人被侍卫们死命救出,其中的妹妹后来嫁予一周姓人家。此后,兄妹俩皆更姓换名,将“朱”字上的一小撇去掉,表示坚决反清,不留辫子;又因为原来是高高在上在皇亲,今成了隐姓埋名、朝不保夕的没落之人,因此遂将“未”字上横移于木下,改为“本”字,意为虽天降于地,但决不忘本,由此,诞生了该支本氏一族。
时至今日,每年清明时节,该支本氏家族人等都会团聚一堂,缅怀先祖,最独特的,就是要展示由丝绸精美织绣的先祖从军作战时的画卷。
本姓起源三
源于祁姓,出自东汉灵帝后裔,属于汉姓夷化为氏。东汉末期,中国大陆的战乱,导致大量民众迁移向倭奴国,在彼地生息繁衍,成为现今的日本民族之一。现今日本国中的本氏一族已经基本上夷化为本砥氏、山本氏、瀬本氏、本间氏等,复入华则简称本氏、原田氏。
其源流衍化为:东汉灵帝刘宏→东汉献帝刘协→石秋王→阿智王(阿知使主)→阿多倍(高尊王)→山本直→高市大领→桧前领主→家主→泉→横佩→岩三→村主→本砥氏、山本氏、瀬本氏、本间氏、桥本氏、山本氏、本多氏、根本氏、野本氏、本田氏、吉本氏、池本氏、冈本氏、森本氏、藤本氏、本宁氏、本仪氏、西本氏、杉本氏、岸本氏、岩本氏、梨本氏、堀本氏、楠本氏……等等数十个本氏,皆具有明显的祁姓刘氏一脉的姓氏表征。
祁姓本氏族人皆尊奉汉献帝刘协为得姓始祖。
本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布楞都尔本氏,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ldurben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布楞都尔本氏中即有冠汉姓为本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⑵.蒙古族科本氏,亦称库奔氏,世居厄鲁特(今内蒙古西部地区),满语为Keben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为库氏、本氏等。
本姓起源五
源于鄂温克族,出自清朝时期鄂温克阿尔本昌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著名达斡尔族学者莫尔登·索米子宏(孟定恭,字镜双,西布特哈大莫尔登屯人,即今内蒙古莫力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撰著于民国二十三年(伪满洲国康德元年,公元1934年)的《布特哈志略》中记载:
鄂温克族阿尔本昌氏,世居嫩江流域西北的雅鲁河流域(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扎兰屯),历史上曾被称作“雅库特人”。在明朝末期,阿尔本昌氏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察哈尔部蒙古的林丹汗所控制,后有一部分族人为摆脱察哈尔部的掌控,由雅鲁河流域移居至索洛克奇与伦土库地区(今俄罗斯联邦布良斯克州与乌克兰共和国之间),成为今俄罗斯与乌克兰地区的鞑靼民族联合体成员。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林丹汗所部被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所灭后,阿尔本昌氏族主体归附于后金政权,多居于额尔古纳左旗(今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那吉(今内蒙古阿荣旗)一带。由于地处偏僻,社会发展十分缓慢,部分族人的社会形态甚至退化至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阶段。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rbentcangHala。
鄂温克族、满族阿尔本昌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与蒙古族、达斡尔族、汉族、鄂伦春族杂居,但社会往来较少。由于阿尔本昌氏族人擅长山林狩猎、饲养和使用训鹿,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多冠汉姓为本氏、山氏、鹿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本姓起源六
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时期刘佳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刘佳氏,亦称留佳氏,满语为Lingiya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李佳和罗、瓦尔喀(皆在今南自长白山区、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松花江等地,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刘氏、雷氏、本氏等。该支本氏鼻祖为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之妃信妃的父亲、大将军刘佳·本志。信妃初赐信贵人,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册封为信嫔,后由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再次给予尊封。
在刘佳·本志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取先祖名字之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本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刘协、刘宏、朱元璋、刘佳·本志。
本姓郡望
山阳郡:古代山阳郡有二:①汉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不久以后的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40~135年),又将其改为山阳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地区。②东晋朝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晋安帝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其时辖地在包括今河南省修武(青阳城)、江苏省清江、淮安一带。至隋朝初年(辛丑,公元581年),隋文帝又移其治所到今江苏省淮安市一带地区。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巴西郡:即今四川南充。南充是已有建城两千二百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四川省八大中心城市之一,川东北中心城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古老嘉陵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久负盛名的水果之州。南充地区开发较早,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居住。夏王朝时期为“有果氏”之国,殷商时期属巴国,周王朝事情为巴子国属地。战国时期的周显王三十七年(辛卯,公元前330年),巴子国国都迁阆中。秦惠文王更元九年(丙午,公元前315年)秦灭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戊申,公元前313年)置阆中县,隶巴郡(今重庆)。秦朝时期郡县建置依旧。西汉初期,析阆中县置安汉(今四川南充)、充国县。新莽时更安汉县为安新县。东汉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境内置巴郡,辖安汉(郡治)、阆中、西充国(充国更名)、南充国县(析充国县置)。东汉建安六年(庚午,公元370年)改巴郡为巴西郡,郡治迁阆中,隶属未变。三国蜀汉、西晋、成汉时期,郡县依旧。东晋时期,阆中为北巴西郡郡治,辖西充国(郡治)、南充国、安汉、羔羊县(今仪陇境)。南朝刘宋时期,巴西郡为僚人所聚,郡县迁今绵阳市境内侨置,辖阆中(郡治)、安汉、西国(西充国改)、南国(南充国改)、羔羊县。南朝齐时期,郡县建置依旧。南充安汉阁朱德故居唐代,隶山南西道,境内置三州,辖阆州(阆中郡)阆中(阆内改,州郡治)、思恭(今四川阆中)等十九县。五代时期,州县设置未变。后唐时期于阆州置保宁军,于果州置永宁军。北宋时期境内置三州,辖隶成都府路的果州南充(州治)、西充、相如等十三县。南宋时期,境内置一府,辖隶潼川府路的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流溪县及隶利州路的阆州阆中(州治)南部、新井、奉国、新政、西水县和蓬州蓬池(州治)、仪陇、营山、伏虞、良山、相如县等二州十五县。明朝时期隶四川布政使司,境内置两府,辖顺庆府南充、西充县和蓬州、营山、仪陇县,保宁府阆中(府治)、南部等一州六县。清朝时期隶四川省,境内置川北道,辖保宁府阆中(道府治)、南部县,顺庆府南充(府治)、西充、营山、仪陇和蓬州(县级州)等两府一州六县。民国初期隶四川省,境内置嘉陵道,辖南充(道治)、阆中、南部、西充、营山、仪陇、蓬安(蓬州改)等七县。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境内置第十一行政督察区,辖南充(区治)、蓬安、营山、仪陇、西充、南部等六县。阆中隶第十四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隶川北行署区,境内辖南充市(区治,区直辖)、南充、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等一市六县;属南充专区(治今岳池县九龙镇)。1952年撤川北行署区,隶四川省,南充专区治迁南充,辖县未变,南充市改属南充专区。1953年撤剑阁专区,划阆中县隶属。1968年南充专区更名南充地区。1991年1月阆中撤县建市。1993年7月撤南充地区、南充市及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辖顺庆(市治)、高坪、嘉陵三区及西充、南部、仪陇、营山、蓬安五县,阆中市由省直辖,南充市代管。
本姓堂号
山阳堂:以望立堂,亦称青阳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称上邽堂。
巴西堂:以望立堂。
原田堂:以望立堂。
大藏堂:以望立堂。
本姓源流
一、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贵州之普安,青海之天峻,甘肃之舟曲,山西之运城、忻州,河南之义马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於《姓苑》。其源不一:
1、《姓苑》既载,可见此姓之出不会晚於南北朝时期。望出河西。
2、《姓氏考略》注引张澍语云:“又为明本雅失里之后。甘肃、西宁有本姓。”本雅失里,明永乐间鞑靼裔可汗。
本姓起名的基本原则和起名原理
1、本姓用字只有1个读音běn,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音,避免本姓和名字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作为名字,这样读起来很拗口,比如:南兰倪、孙存春等。
2、本姓中本字笔画只有5画,笔画较少,适合的汉字较多,会比笔画多的姓氏更容易取名字。
3、本姓五行属木,本姓吉凶寓意为吉,本姓宝宝起名字应该从寓意出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4、本姓宝宝起名字最好结合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样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数理,如需根据生辰八字免费起名,可以参考乐趣圈“生辰八字起名”。
总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则是:念着好听、写着好写、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数理。
本姓高分名字大全
本姓男孩名字和女孩名字有区别,下面分别列出本姓男孩好听的名字大全和本姓女孩好听的名字大全(点击名字链接可以查询该名字的得分):
1、本姓男孩好听的名字大全
本拉登 本爵 本异 本又 本焘 本地 本麒 本儒 本金 本旌 本庚 本徜 本御 本辽
本至 本耕 本获 本状 本丞 本决 本晟 本值 本虎 本训 本晔 本专 本工 本极
本培 本久 本县 本飚 本书
2、本姓女孩好听的名字大全
本妃 本鹃 本甜 本苗 本珊 本玲 本芬 本朵 本婕 本蕾 本竹 本曼 本丛 本昕
本娟 本姗 本滢 本桃 本芳 本芸 本荟 本鸳 本梅 本宛 本蕊 本蕙 本妮 本苻
本颖 本婀 本娥 本茉
姓本的历史名人大全
共查询到:3位姓本的历史名人:
1、本寂(BEN JI),840—901,俗姓黄,唐代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
本寂画像
唐代高僧。少习儒,性乐释典,十九岁出家福州云名山,后居临川曹山,前来参问者常满堂,有《注对寒山子诗》。本寂像取自1935年《佛祖道影》。
2、本帖(BEN TIE),1517—1570,俗姓杨,明代云南寻甸人。
本帖画像
明代高僧。住鸡足山寂光寺。本帖像取自虚云和尚重辑,1935年刊本《佛祖道影》。
3、本瑞(BEN RUI),?—1508,俗姓江,字天奇,号茕绝,明代江西南昌人。
本瑞画像
明代高僧。嗣金陵高峰祖。本瑞像取自虚云和尚重辑,1935年刊本《佛祖道影》。
姓本的明星大全
共检索到:1位姓本的明星:
1、本兮(Ben Xi),巨蟹座,职业为:歌手,生日:1994年6月30日,出生地:新疆奎屯,经纪公司:极韵文化gogomusic;本兮,原名马晓晨,1994年6月30日出生于新疆奎屯,中国内地女歌手。2009年,开始于网络发布个人原创作品。2011年,正式踏入歌坛,成立个人音乐品牌“Go!Go!”,并于2011年…
本兮照片
姓本的影视剧角色名字
共检索到:1位本姓角色名字:
1、2016年上映的电视剧《决战江桥》中角色“本庄繁”由“张光北”扮演;本庄繁在剧中的简介如下:
本庄繁,日本关东军司令,满洲事变的主要策划者,对东北了解深刻,是地道的中国通。使用军事和外交手段,并企图利用汉奸军张海鹏部攻占黑龙江省,均被马占山挫败。最后费尽力气才占领省城齐齐哈尔。
本庄繁照片
本姓孩子起名总结
给本姓男孩和女孩起名可以点击链接:本姓男孩起名、本姓女孩起名。
总结:《百家姓》成文于北宋初年,原姓氏共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共444个,复姓共60个;乐趣圈共收录3368个姓氏,其中单姓1373个,复姓1995个,本文“本”姓在最新排名中排在67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