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圈』提供在线八字起名、QQ和微信网名大全、十二生肖、星座运势等语言文化知识及相关查询工具。 投诉举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文化 > 百家姓 > 温姓
输入姓氏汉字,比如查找 姓,输入 即可

温姓的来源 温姓起名 温名字大全 温姓人口在各个事情排名走势图和地区分布 姓温的历史名人 姓温的明星

温姓简介

“温”字拼音:wēn,“温”属于常用字,“温”字部首是:氵,构造是:氵日皿,繁体字和笔画为:温:13;溫:14;温的五行属性是,自『乐趣圈(QQLQQ.COM)』收录本姓氏,已经有8858人次浏览。

温姓全国人口约 200 多万,属最常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115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在下图的“温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进行查看分析。

温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走势图根据北宋、宋朝、元朝、明朝等朝代及1982年、1987年、1995年、2006年、2007年、2013年、2014年、2018年、2019年的温姓的人口排名名次得出的走势图,显示为0的节点为当前时期未统计到温姓排名。

温姓网民地区分布和温姓人口地区分布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温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温氏枝叶繁茂,玉树临风,约从晋代开始,从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向全国各地播迁,近现代以来,不少温氏族人频频向海外迁徙,从而形成了分布于海内外的温氏。

温姓历史发展

先期的温姓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中部,主要集中于河南、山西地区。西周初,温人一支向西迁到甘肃祁连山,与月氏人相遇,成为月氏人中的温部落,再往西迁的温人在新疆南部建立了温宿国,成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朝初,温姓已经在山西太原形成望族,在华北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汉代的常见姓氏之一。

揭阳温姓分布地图

汉、晋、南北朝以后,我国北方战乱频繁,北方地区温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口急剧减少。一部分人向西北迁移,一部分人与中原其他姓氏一样,为避战乱,纷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最终成为南方的著名姓族。

宋朝时期,温姓大约有2万人,这一数字不包括外族统治下的北部和西北地区的温姓。温姓为宋朝的小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广东和福建三省。南北温姓人口几乎各占一半,全国形成了中原、粤闽两大块温姓人口聚集区。河南为温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温姓总人口的50%。

明朝时期,温姓人口激增,大约有近1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5%,上升为明朝第一百一十一位姓氏,这一数据包括了北部和西北地区的温姓,因此温姓的人口急剧上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这两省温姓大约占温姓总人口的65%,其次分布于陕西、浙江、广东三省。江西为温姓第一大省,约占总温姓人口的46%。全国形成了北部晋陕、南方粤赣浙两大块温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期间,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东南两反向移动,初步形成了南北温姓分布的局面。

温姓当代分布情况

当代温姓的人口已达到190余万,排在全国第一百零四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温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两省,大约占温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福建、山西、河北、河南、浙江、山东,这七省的温姓又集中了34%。广东居住了温姓总人口的25%,为温姓第一大省。全国已形成粤赣闽、四川和华北三块温姓人口聚集地区。温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粤赣闽部分、广西东部部分、浙江南端、湖南温南部、川I甘青交界地区、陕宁北部、山西大部、内蒙古中部、京冀西部、 安徽北部。温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24%以上,最高可达1.1%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19.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2%的温姓人群。在青海湖以西的其他地区,温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08%--0.24%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4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6%的温姓人群。

海外温姓人口主要分布于东南亚。

温姓起源(来源)

温姓主要源自:己姓姬姓

温姓起源一

源于己姓,出自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夏朝大臣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距今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

温姓起源二

源于己姓,出自商末周初大司寇苏忿生的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温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广韵》、《万姓统谱》等的记载,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封弟弟叔虞于唐,号唐叔虞,字子于。

温姓起源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记载,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有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氏族部落。在北魏 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西元495~496年)由平城(今山西 大同)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强制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其过程中,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氏族部落族人多改汉字单姓为温氏,逐渐文化上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温姓起源五

源于改姓,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刘升,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史籍《唐书》记载,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逝世,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两个月后,武则天废唐中宗,改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由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曌(武则天)称制。

温姓起源六

源于国名,出自唐朝时期康居国国王,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唐书》记载,唐朝时期,西域地区有个康居国,是大月氏族人后裔所建之国,为著名的“昭武九姓”核心国。康居国,汉语谐音简称康国,位置在今乌兹别克斯坦 撒马尔罕一带。康居国设大臣三人,共掌国事。康居国曾有一度兵马强盛,居民多是“赭羯”即战士。唐高宗李治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唐高宗以其地设为大唐安西都护府康居都督府,授其首领弗忽曼为都督。

到了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武则天又封其大首领笃娑钵提为康居国国王。

唐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大食国(阿拉伯哈里发帝国阿巴斯王朝)攻破康居国,国王乌勒伽投降并与大食国缔结条约,但于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再次上表,请唐朝政府助其反抗大食国。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封乌勒伽之子咄曷为钦化王,后入居中国,文化上逐渐汉化,自取汉字单姓为温氏,世代相传至今。

温姓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文化上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斡恩真氏,源出蒙古豁罗剌思部,亦称火鲁剌思部,即后来的郭尔罗斯部。在蒙古部摆脱匈奴的控制之后,分为尼鲁温蒙古和迭尔列斤蒙古的时期,弘吉剌惕部人迷薛儿·玉鲁生一子,汉语译音字名叫豁罗剌思,他组织了豁罗剌思氏族,其后人以豁罗剌思为姓氏,成为弘吉剌惕部的分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史料中曾以“火鲁剌思”、“郭尔罗特”等文字出现,在史籍《蒙古秘史》中则以“豁罗剌思”予以表述。在成吉思汗铁木真初兴时期,豁罗剌思部曾反对过他,后来又支持和参加他统一漠北的许多战争。成吉思汗分封领地的时候,豁罗剌思部随同哈布图哈萨尔游牧于 大兴安岭西麓地区和内蒙古高原东部,其定居的一个嘎查(大村,今行政村)汉语译音字名称为斡恩真,遂以地名为姓氏,后有改汉字单姓为温氏者,世代相传。

温姓起源八

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群岛)东王巴都葛.叭答剌(译音)之子温喀刺,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回族温氏,源出明朝时期融于回族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的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温喀刺及后裔。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东王巴都喀·叭哈剌率领包括家人在内计三百余人的庞大使团来燕京访问,因病逝世于今山东德州,留王妃及次子温塔刺和三子安都鲁守墓并定居中国。后因温安兄弟俩皆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又近同于回族,后来便融入了回民族当中。雍正九年(1731年),当时的苏禄国王苏老丹来中国访问,途经德州时瞻拜东王墓,东王第8代孙温宗楷、安汝奇向其提出加入中国籍的请求。苏禄王苏老丹到京后立即摺奏清廷,很快得到清朝的批准,并取两位王子名字的汉语译音字第一个字:温、安为姓入籍中国,温塔刺取名字的汉语译音字首音为汉姓温氏,安都鲁取名字的汉语译音字首音为汉姓安氏。关于该支温氏(安氏)的来龙去脉,在温氏十六世孙温寿文于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编修的《温安家乘要录》中作了详细记载,今天颇具研究参考价值。另据回族历史学者薛文波所撰《回回姓氏考》一文记载,河北保定地区安、温两家回族“有安温两家不分之说”,并”自言其先世为蒙古人,来自蒙古安塔拉之温都鲁地区,以地为氏。其先世弟兄二人,改采用汉字姓,系按两地名之首育分安、温二姓。”依据这段‘自言”来看,如将其“蒙古地名”中的汉语译音字的“安塔拉”和“温都鲁”的首字一对换,这便是当时在山东德州的苏禄东王之子“安都鲁”、“温哈刺(塔拉)”。至今,山东德州和河北保定均有“温安(安温)两家不分”、“其先世兄弟二人‘采用汉姓’”之共说,显然是同出一脉。“人名”与“地名”之别,只恐是另有原委。显然,山东德州与河北保定的温安(安温)两姓应为同祖同宗。今温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河北地区。(苏禄国东王墓现存于山东德州)

温姓起源九

源于满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长白先民传》、《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布特哈志略》记载:

⑴.满族温佳氏,满语拼音为We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襄平(今辽宁辽阳),所冠汉姓即为温氏。

⑵.满族温察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撒部,满语拼音为Wenc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即为温氏。

⑶.满族温都氏,亦称文都氏、温敦氏温屯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都部,以部为氏,满语拼音为Wendu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绥芬(今黑龙江下游绥芬河上游地区)、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黑龙江下游下游南部)、乌苏里江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称温都尔氏。后多改汉字姓为温氏、孔氏、都氏、文氏、闻氏等。

⑷.满族温察拉氏,满语拼音为Wencara Hala,世居黑龙江讷穆尔河温察拉屯(今黑龙江上游支流),所改汉字姓即为温氏。

⑸.满族温彻亨氏,满语拼音为Wenceheng Hala,满语“神鼓”。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叶赫(今吉林梨树)等地,后多改汉字姓为温氏。

⑹.满族温登额氏,亦称文车亨氏、稳赤亨氏、温都尔氏,满语拼音为Wendenge 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改汉字姓为温氏。

⑺.满族温特赫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温迪掀部,金国时期称女真温迪罕部,以姓为氏,满语拼音为Wentehe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朱舍里(今吉林临江松花江上源塞朱伦河即二道江流域)、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黑龙江支流集达河北岸一带)等地,后多改汉字姓为温氏。

温姓郡望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时期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

汲郡:西晋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汲县,不久即废。宋朝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卫辉县。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时期,清河县改归京师广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辖。此后直至清朝时期,清河县隶属于直隶省广平府。民国初期,清河县初属直隶省冀南道,民国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1958年4月 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由邢台市管辖。

温姓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汲郡堂:以望立堂。

三公堂:唐朝时期,温大雅(温彦宏)为礼部尚书,封黎国公。其二弟大临(温彦博)为中书令,封虞国公。三弟大有(温彦将)为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时称“一门三公”。

温姓源流

一、wēn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蒙、壮、回、瑶、土家、布依、锡伯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唐叔虞之后。晋郤至为温大夫,号温季,因以为氏。”此以邑为氏。

2、《姓氏考略》据《唐·温信碑》云:“颛顼裔,为己姓。”

3、又据《魏书》注云:“后魏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为温氏。”此则为鲜卑姓所改。

4、又据《唐书》注云:“唐时康居国王亦姓温。”则此当出自西域。

5、又,为刘姓所改,唐时刘易从之子昇,流岭表(按:指五岭以南之地,即今广东、广西一带),免归,改姓温。

6、金代女真族姓,温迪罕曰“温”。见《金史·国语解》。

7、锡伯族之温姓,由温都尔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温”而为单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

8、回族之温姓,或住山东德州北营村,乃苏禄国(今菲律宾的一部分)来中国的苏禄东王的后代。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东王等率340多人庞大使团到北京访问,受到永乐皇帝的隆重接待。在北京住了三个月,归途中苏禄东王病故於德州附近。永乐皇帝命按王礼厚葬于北营村,留下王妃和次子温嗒刺、三子安都鲁等十余人守坟。清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其信奉伊斯兰教,与当地回民融为一体。温姓,即取温嗒刺之首音,谐以汉字“温”而得。汉代有温序,祁人,护羌校尉;唐代有温庭筠,诗人;明代有温体仁,乌程人,东阁大学士。

温姓起名的基本原则和起名原理

1、温姓用字只有1个读音wēn,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音,避免温姓和名字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作为名字,这样读起来很拗口,比如:南兰倪、孙存春等。

2、温姓温笔画有12画,笔画数较多,写起来比较麻烦,如果名字中的笔画太少,会很不协调,如果名字中笔画太多,写起来会很麻烦。

3、温姓五行属土,温姓吉凶寓意为吉,温姓宝宝起名字应该从寓意出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4、温姓宝宝起名字最好结合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样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数理,如需根据生辰八字免费起名,可以参考乐趣圈“生辰八字起名”。

总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则是:念着好听、写着好写、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数理。

温姓高分名字大全

温姓男孩名字和女孩名字有区别,下面分别列出温姓男孩好听的名字大全和温姓女孩好听的名字大全(点击名字链接可以查询该名字的得分):

1、温姓男孩好听的名字大全

温镇宇  温定慷  温归声  温欣霖  温得巍  温佳和  温金甫  温金领  温金山  温金助  温尚沅  温于惜  温沅尚  温宙虎
温子絮  温朝阳  温大煦  温得浩  温焓焓  温皓然  温和煦  温竣淇  温蕗可  温培培  温徜  温获  温杰  温基
温城  温胜  温岭  温员  温峻  温乾  温闪  温留  温尉  温御  温培  温镇  温秩  温责
温爵  温金  温炎  温岗  温刚  温职  温准  温腾  温山  温协  温际  温征  温放  温久

2、温姓女孩好听的名字大全

温蕙如  温丽橙  温丽桦  温蕾歆  温丽华  温丽欣  温小婷  温欣妍  温丽莉  温淑云  温芯甜  温小曼  温小梅  温芯萌
温媛婧  温奕娇  温柳妍  温诗晗  温奕瑾  温家慧  温钏成  温婕伲  温梅平  温梦瑶  温婀  温丛  温鹃  温珊
温彩  温芙  温苻  温艳  温姗  温芳  温梅  温雪  温婕  温蕊  温桃  温曼  温芝  温茉
温苹  温芸  温芬  温苗  温凰  温娜  温苑  温晗  温昕  温娟  温蕴  温蓝  温琼  温婉

姓温的历史名人大全

共查询到:7位姓温的历史名人:

1、温序(WEN XU),?—30,字次房,汉代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名人温序的画像

温序画像

东汉官吏。仕州从事。东汉建武二年,受平定北州骑都尉弓里戍荐,征为侍御史,六年,拜谒者,迁护羌校尉。行部至襄武,被凉州割据者隗嚣部将苟宇劫持,并劝其投降,序谓受国重任,分当效死,伏剑而死。温序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2、温峤(WEN JIAO),288—329,字太真,晋代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

名人温峤的画像

温峤画像

东晋官吏。博学能属文。尝从姨夫刘琨讨石勒、刘聪。建武元年奉劝进表南下见元帝,为帝及朝士推重。明帝立,拜侍中,参预机密。成帝咸和初为江州刺史,后封始安郡公,拜骠骑将军、开封仪同三司。温峤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3、温庭筠(WEN TINGYUN),约812—866,原名歧,字飞卿,唐代太原(今属山西)人。

名人温庭筠的画像

温庭筠画像

唐代官吏、诗人。少敏悟,工诗词。数举进士不第。宣宗大中中,以搅乱试场黜为随县尉。后至长安任国子助教。贬方城尉,卒。其诗辞藻华丽,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其词风格浓艳,与韦庄并称温韦。有《金筌集》及诗集等。温庭筠题跋像取自清上官周绘,乾隆八年刻本《晚笑堂画传》。温庭筠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4、温汝适(WEN RUSHI),1754—1820,字步容,一字筼坡,清代广东顺德人。

名人温汝适的画像

温汝适画像

清代官吏、学者。 乾隆四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监祭酒,擢副都御史,官至兵部右侍郎。著有《曲江集考证》、《曲江年谱》、《携雪斋诗钞》、《咫闻录》、《韵学纪闻》等。温汝适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5、温生才(WEN SHENGCAI),1870—1911,字练生,清代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

名人温生才的画像

温生才画像

清末民主革命者。曾入清军当兵,后去南洋做矿工。光绪三十三年(1907)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四月八日在广州大街上用手枪击毙广州将军孚琦,被捕就义。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6、温德勒克西(WENDELEKEXI),?—1871,李佳氏,清代满洲镶红旗人。

名人温德勒克西的画像

温德勒克西画像

清代武职官吏。初为骁骑校,参与镇压太平军,又随曾国藩、李鸿章镇压捻军及陕西回民,管制都统。温德勒克西像取自清光绪二十七年石印本《紫光阁功臣小像》,吴友如绘。

7、温恭(WEN GONG),1857—1921,字肃庵,号勗安,清代陕西韩城人。

名人温恭的画像

温恭画像

清末学者,肄业于关中书院,曾任龙门小学校长。晚年闭门著述,有《温肃庵先生遗著》。

姓温的明星大全

共检索到:16位姓温的明星:

1、温海波,职业为:演员,出生地:北京,温海波,内地著名影视演员,满族人,出生于北京。童年时代随家人移居河北省张家口市。因在热播电视剧98版《还珠格格》剧中饰演福伦,从《还珠1》一直到《还珠3》,在剧中威严…

温海波照片

温海波照片

2、温尚翊(Monster),身高:168CM,体重:62KG,A型血,射手座,职业为:歌手,演员,生日:1976年11月28日,出生地:台湾新竹,经纪公司:相信音乐;温尚翊(怪兽),1976年11月2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新竹市,五月天团长兼吉他手、作曲人、演员。毕业于台北师大附中、国立台湾大学社会系肄业。2013年,首次脱离五月天出演电影《…

温尚翊照片

温尚翊照片

3、温特沃斯·米勒(Wentworth Miller),身高:185CM,O型血,双子座,职业为:演员,生日:1972年6月2日,出生地:英国牛津郡奇平诺顿,温特沃斯·米勒(WentworthMiller),1972年6月2日出生于在英国牛津郡,美国影视演员,编剧。1995年初开始在洛杉矶的一家小型电视制作公司的发展部任职,之后转入演艺事业。…

温特沃斯·米勒照片

温特沃斯·米勒照片

4、温玄煜,O型血,摩羯座,生日:2006年12月28日,出生地:台湾省新竹县宝山乡,温玄煜(小煜煜),昵称迷你彬,2006年12月28日出生于台湾省新竹县宝山乡,台湾知名童星。2011年出演新版电影《新妈妈再爱我一次》,未满1岁时客串台视重拍的《星星知我心》…

温玄煜照片

温玄煜照片

5、温翠苹,双子座,职业为:模特,生日:1969年06月04日,出生地:台湾,温翠苹(1969年6月4日-),台湾女演员、模特儿,出生于台湾台北市。

温翠苹照片

温翠苹照片

6、温娇,A型血,狮子座,职业为:歌手,生日:8月1日,经纪公司:21东方唱片公司;歌手,有个人专辑《单边爱》。另《西游记》中玄奘之母名温娇。

温娇照片

温娇照片

7、温晓菁(Annie),身高:168CM,体重:45KG,O型血,生日:9月19日星座:处女座籍贯:山东省济南市高中就读于山东省实验中学本科就读于山东滨州学院城市与环境系硕士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血型:O型身高:168cm…

温晓菁照片

温晓菁照片

8、温贞菱(Jenny),身高:164CM,体重:45KG,B型血,天秤座,职业为:演员,生日:1992年10月23日,经纪公司:谬思;温贞菱,1992年10月23日出生,中国台湾女演员。2008年参加综艺节目《无敌青春克》正式出道。2010年参演情感励志剧《牵纸鹞的手》。2011年参演爱情偶像剧《前男友》。2012年参…

温贞菱照片

温贞菱照片

9、温心(Swan),身高:169CM,体重:46KG,AB型血,金牛座,职业为:演员,歌手,模特,生日:1991年5月11日,出生地:深圳,经纪公司:星汇天姬传媒集团;温心,1991年5月11日出生于中国深圳,中国女演员、模特、歌手。2011年7月被美籍华裔导演迟少艾选中,主演其执导的青春爱情电影《原谅我,来不及爱你》出演女一号罗知夏;201…

温心照片

温心照片

10、温玄烨(Benny),身高:120CM,体重:28KG,天蝎座,职业为:演员,生日:2004年11月22日,出生地:台湾,小小彬原名温玄烨,2004年11月22日出生,台湾童星,彬彬家族族一员,因父亲崇拜康熙皇帝,故取名为“玄烨”。2006年,2岁时以客串台视重拍的《星星知我心2007》出道。2009年…

温玄烨照片

温玄烨照片

篇幅所限,本页面只列出前10位,更多温姓明星请访问“明星”进行查询。

姓温的影视剧角色名字

共检索到:10位温姓角色名字:

1、2015年上映的电视剧《少年四大名捕》中角色“温冰儿”由“郑爽”扮演;温冰儿在剧中的简介如下:

医术高明的温冰儿,她双腿残疾隐居山林,在张翰饰演的冷血身受重伤生命垂危之际及时出手,挽救了他的生命。

温冰儿照片

温冰儿照片

2、2016年上映的电视剧《警花与警犬》中角色“温泰颐”由“王浩钧”扮演;温泰颐在剧中的简介如下:

警犬基地的兽医,经常会被女警们戏称为“瘟太医”。嘴笨、爱哭、喜欢和女警们打成一片。为了打入李姝寒等女警们的“小团伙”,更是不惜尽力“撇清”与“冷面”杜飞的关系,以表现出诚意来加入女警们的队伍。

温泰颐照片

温泰颐照片

3、2015年上映的电视剧《异镇》中角色“温大夫”由“牛犇”扮演;温大夫在剧中的简介如下:

霸下镇的大夫,是个深藏不露的用毒高手。

温大夫照片

温大夫照片

4、2013年上映的电视剧《冬日惊雷》中角色“温逸杰”由“田小洁”扮演;温逸杰在剧中的简介如下:

他出身商贾家庭,性格阴郁多疑,做事坚韧手狠,让人难以琢磨。他曾经热情投身革命并引导学妹黄秋英走上革命道路,一直深情爱慕黄秋英。但却在抗联生存最艰苦的日子,丢掉信仰带侄子白九斤打伤了省委副书记魏民,窃走南满地下党组织名单叛逃。

温逸杰照片

温逸杰照片

5、2011年上映的电视剧《唐朝浪漫英雄》中角色“温恬儿”由“李曼”扮演;温恬儿在剧中的简介如下:

汤驰的姐姐,15岁进入青楼,后成为名妓。一直受哥舒明朗欺骗,心归于他,直到汤驰出现后才发生改变。

温恬儿照片

温恬儿照片

6、2012年上映的电视剧《老严有女不愁嫁未删减版》中角色“温文刚”由“徐洪浩”扮演;温文刚在剧中的简介如下:

韩雪梅的儿子。喜好文学写作,开始在彩扩店上班,后来出版了自己的小说。他与严小灿的爱情“磨难”是主要的本剧的主要线索,而严小灿的父亲则是考验他们爱情忠贞度的检验石。

温文刚照片

温文刚照片

7、2012年上映的电视剧《唐朝浪漫英雄》中角色“温恬儿”由“李曼”扮演;温恬儿在剧中的简介如下:

汤驰的姐姐,15岁进入青楼,后成为名妓。一直受哥舒明朗欺骗,心归于他,直到汤驰出现后才发生改变。

温恬儿照片

温恬儿照片

8、2017年上映的电视剧《超时空男臣》中角色“温伟泰”由“韦家雄”扮演;温伟泰在剧中的简介如下:

方惠芝、方惠玲、方惠琪之舅父

温伟泰照片

温伟泰照片

9、2017年上映的电视剧《凡人的品格》中角色“温迪”由“张宇菲”扮演;温迪在剧中的简介如下:

性格直率的富家千金,畅歌闺蜜,与畅歌在学校时就是好姐妹,温迪也曾经亲眼目睹了畅歌母亲的交通意外,并一直陪伴在畅歌的身边。从海外回国后,拿着自己的创业资金做起了天使投资人。从小含着金汤匙长大的温迪,自信美丽,张扬跋扈,自然不乏追求者,但从未有人能俘获她的芳心。而在众多追求者中,留美学生展昭最为执着。

温迪照片

温迪照片

10、2018年上映的电视剧《南方有乔木》中角色“温迪”由“白冰”扮演;温迪在剧中的简介如下:

女强人,即刻飞行的实际管理者

温迪照片

温迪照片

篇幅所限,本页面只列出前10位角色名,更多温姓角色请访问“角色名”进行查询。

温姓孩子起名总结

给温姓男孩和女孩起名可以点击链接:温姓男孩起名温姓女孩起名

总结:《百家姓》成文于北宋初年,原姓氏共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共444个,复姓共60个;乐趣圈共收录3368个姓氏,其中单姓1373个,复姓1995个,本文“温”姓在最新排名中排在115位。

相关文章
语言文化
北宋版《百家姓》排名前40位
上古八大姓
《百家姓》常见复姓有哪些?
热点推荐
查询工具推荐
测名工具推荐
起名工具推荐
周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