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的意思 围魏救赵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围魏救赵成语接龙

围魏救赵的拼音
围魏救赵的基本释义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围魏救赵的详细解释
- 【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 【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示例】:倘用~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 -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围魏救赵的成语来源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围魏救赵的例子
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
围魏救赵的典故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折都城大梁猛插进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折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 叁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围魏救赵的反义词
围魏救赵的近义词
围魏救赵相关成语
围魏救赵的相似成语
第2个字是魏的成语:熟魏生张
第3个字是救的成语:矜贫救厄、引足救经、披麻救火、抱薪救火、舍己救人、治病救人
围魏救赵成语接龙
围魏救赵的英文翻译
fig. to relieve a besieged ally by attacking the home base of the besiegers; lit. to besiege 魏and rescue 赵(idi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