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的拼音 弟子是什么意思 弟子的相关汉字、词语、成语诗词 弟子的近义词 弟子的反义词

弟子怎么读音(拼音)
弟子是什么意思(词语解释)
①古代泛指弟和子: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②学生: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弟子的详细释义
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泛指年幼的人。
《易·师》:“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邢昺 疏:“男子后生为弟。言为人弟与子者,入事父兄则当孝与弟也。” 清 曾国藩 《送唐先生南归序》:“自卿大夫之弟子,与凡民之秀者,皆上之人置师以教之。”
学生。
《论语·雍也》:“ 哀公 问曰:‘弟子孰为好学?’”《仪礼·士相见礼》:“与老者言,言使弟子。” 贾公彦 疏引 雷次宗 云:“学生事师,虽无服,有父兄之恩,故称弟子也。”《后汉书·张酺传》:“帝先备弟子之仪,使 酺 讲《尚书》一篇,然后脩君臣之礼。” 宋 叶适 《郭府君墓志铭》:“所得非一师,为之师者多自以为不及也, 澄 犹执弟子礼恭甚。”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双髻道人》:“愿委贄为弟子,肯收録否?”按,弟子与门人、门生有别。 宋 欧阳修 《后汉孔宙碑阴题名》:“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节:“今文经学是官学……如 蔡玄 教授经学,门徒(亲受业的高第生称弟子,转相传授不直接受业的普通学生称门生,统称为门徒或诸生)常有千人。”
称道教、佛教的徒众。亦为徒众、信徒自称。
《后汉书·皇甫嵩传》:“ 鉅鹿 张角 自称‘大贤良师’,奉事 黄 老 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呪説以疗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小僧 法聪 ,是这 普救寺 法本 长老座下弟子。”《水浒传》第九十回:“长老説罢,唤过 鲁智深 近前道:‘吾弟子此去,与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西游记》第五二回:“童儿叩头道:弟子在丹房里拾得一粒丹。”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十章:“大慈大悲的 观世音 ,弟子吃斋唸佛,谢你老人家保佑了我的儿子。”
弟弟的儿子。
《后汉书·应劭传》:“弟子 瑒璩 ,并以文才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邓攸 始避难,於道中弃己子全弟子。”
古时称戏剧、歌舞艺人。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梨园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卷六:“ 开元 二年, 玄宗 ……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於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至今谓优女为弟子,命伶魁为乐营将者,此其始也。” 清 孙枝蔚 《题梨园图》诗:“弟子教成月娥笑,能得花前听几回!”
宋 元 时也用以称妓女。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近世择姿容,习歌舞,迎送使客侍宴女子,谓之弟子,其魁谓之行首。”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卖弄的有伎俩,卖弄的有艳姿,则落的临老来呼弟子。”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一折:“恋着那送旧迎新泼弟子。”
弟子的近义词
弟子的反义词
弟子的英文翻译
- follower; disciple
弟子的相关汉字(点链接可以查看详细解释)
弟子的相关词语
弟子的相关成语
含有“弟子”的相关古代名人名字
- 箕子
- 微子
- 鬼谷子
- 墨子
- 伍子胥(伍员)
- 晏子
- 钟子期
- 孟子(孟轲)
- 庄子(庄周)
- 王子乔
- 老子
- 荀子(荀况)
- 杜子春
- 蒋子文
- 沈田子
- 江子素
- 刘子业(宋前废帝)
- 焦子章
- 萧统(昭明太子)
- 陈子昂
- 洪子舆
- 吴道子
- 朱子奢
- 高子蕃
- 蒋子奇
- 李辅子
- 刘子翚
- 刘子玠
- 刘子翼
- 刘子羽
- 孙子真
- 席子德
- 徐子实
- 袁子诚
- 莫子文
- 郭子兴
- 蔡子英
- 陈子龙
- 陈子壮
- 金子华
- 金子仪
含有“弟子”的相关明星名字
- 好弟
- 酱爆弟弟
- 筷子兄弟
- 卢昱弟
- 欧弟
- 韦星弟
- 阿南敦子
- 岸本加世子
- 岸惠子
- 白卉子
- 白石凉子
- 坂井泉水蒲池幸子
- 伴都美子
- 北川景子
- 倍赏 美津子
- 倍赏千惠子
- 本名阳子
- 斌子
- 滨田翔子
- 蔡子建
- 长春虫子
- 长谷川京子
- 长内美那子
- 常盘贵子
- 车静子
- 辰巳奈都子
- 陈子宝
- 陈子聪
- 陈子嘟
- 陈子介
- 陈子强
- 陈子胤
- 陈子由
- 成海璃子
- 池间晶子
- 川澄绫子
- 大春子
- 大岛优子
- 戴子翔
- 岛田阳子
- 荻野目庆子
弟子的相关诗词
- 《满江红》[刘克庄](何况是、西山弟子,鹤山宾客)
- 《鹧鸪天》[刘克庄](居人不识庚桑楚,弟子谁从魏伯阳)
- 《临江仙》[刘辰翁](弟子有年於此,先生之道如龙)
- 《梨花》[易士达](故园弟子今何在,春雨溶溶空断肠)
- 《诗一首》[无名氏](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 《唐人洗马图》[陆文圭](少陵野老最善评,弟子曾入将军室)
- 《赠头陀僧》[艾性夫](如今竹院藏衰老,一点寒灯弟子烧)
- 《昝元帅相拉浣花溪泛舟》[汪元量](公孙弟子背面笑,拔剑一击蛟龙愁)
- 《三吴漫游集唐 其八》[方凤](碛里征人三十万,空教弟子学长生)
- 《题明皇按乐图》[郑思肖](谁□銮舆向蜀行,梨园弟子歇新声)
- 《送侄隆吉作遂安教谕》[方逢振](弘文弟子需补员,径合翰林集贤院)
- 《梨花》[董嗣杲](愁遗弟子离园日,泪尽宫妃过驿年)
- 《次韵通甫至日》[方一夔](宾主风裁推滕阁,弟子声名咏有台)
- 《赠陈一斋》[牟巘](乡人弟子行,月旦师友旧)
- 《闽中郑君炎南仲两魁乡赋比自霅教爲昌化簿》[方回](定是弟子多贤才,吴兴先生实梁栋)
- 《菖蒲歌》[谢枋得](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点瑟天机鸣)
- 《次徐相公韵十首 刘錡》[释行海](太平弟子忧成病,安得征君旧业宽)
- 《次韵朱塘三首 其二》[许月卿](紫阳弟子有贤子,卜筑新亭真肯堂)
- 《戒珠寺右军宅》[柴望](学书弟子知何在,风过池塘墨尚香)
- 《哭恭仲温》[释文珦](山中弟子怀师德,各翦生绡暗写真)
- 《送李容甫归北都》[释斯植](弟子出观如堵墙,怪君眉彩生光芒)
- 《句》[韩履常](李门弟子饶门友,渭水年龄泗水心)
- 《裴相国赞》[释惟一](纳款投降,愿爲弟子,奉事无懈)
- 《送翁主学谒靖山提举》[何文季](执经弟子趋函丈,祗恐门前雪意深)
-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二五》[释智朋](万恨千愁,今日落在弟子手)
- 《殊胜院柬悟雪禅人》[孙锐](我亦挂冠爲弟子,同参肯许是耕闲)
- 《曾祖圣师真一还源真人赞》[白玉蟾](老师张,弟子石)
- 《题达磨渡芦图》[林希逸](君不见壶丘弟子御风飞,犹有所待周笑之)
- 《和萧教韵》[林希逸](弟子三千徒共喜,法筵第一义尤公)
- 《酬曾学录王掌祠 其二》[徐鹿卿](弟子无非梁栋用,先生未必副先收)
- 《次宫教六斋庆成韵 其二》[徐鹿卿](师帅作成真有道,诜诜弟子信皆贤)
- 《中说》[刘克庄](岂无门弟子,私谥作文中)
- 《送婺教林伯良兼柬直卿山长》[刘克庄](弟子皆知师□季,上官应不吏朱云)
- 《四和》[刘克庄](弟子服矣鸣吻悲,似听於菟啸风壑)
-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五》[刘克庄](鬼谷弟子捭阖,东方先生滑稽)
- 《录汉唐事六言五首 其一》[刘克庄](梨园弟子按乐,竹宫方士求仙)
- 《警斋侍郎和放翁与茶山五言寄余次韵一首》[刘克庄](时人讪晚谬,弟子嘲昼眠)
- 《送叶士岩二首 其二》[刘克庄](拈花弟子知谁悟,撼树羣儿不自量)
- 《题小室二首 其一》[刘克庄](近来弟子俱行脚,谁伴山僧面壁参)
- 《杂咏一百首 老子》[刘克庄](先生新沐发,弟子叹犹龙)
- 《题四贤像 陈希夷》[刘克庄](先生闭门睡,弟子下山来)
- 《溪庵十首 其二》[刘克庄](灵山弟子都麾去,免绕金棺掩面啼)
- 《哭日老二首 其一》[刘克庄](故交相与归函骨,弟子谁来会涅盘)
- 《村校书》[刘克庄](却羡安昌师弟子,只谈论语至三公)
- 《曾公岩》[刘克庄](名岩者谁欤,兄固弟子开)
- 《哭泽孺方先生二首 其一》[刘克庄](弟子成名衆,先生独命穷)
- 《挽水心先生二首 其二》[刘克庄](纷纷门弟子,若个解称师)
- 《送黄舒文赴钦教》[刘克庄](薄有先生饭,全无弟子嘲)
- 《和答北山》[刘克庄](弟子力疲心尚在,先生齿宿意逾新)
- 《送叶尚书奉祠二首 其二》[刘克庄](曾出龙门称弟子,感知惟有寸心丹)
- 《寄题南康胡氏春风堂》[刘克庄](大兄独抱古人道,群季各修弟子职)
- 《送卢五方春分教端州》[赵汝回](远方朋来笈在肩,再拜愿预弟子贤)
- 《寄陈起予宗夏二首 其一》[王迈](帐前弟子知无几,膝上郎君最可人)
- 《挽赵南塘尚书汝谈二首 其二》[王迈](太玄草就无人识,付与知音弟子芭)
- 《景行堂》[程公许](斯文一綫流,伊川师弟子)
- 《读曾茶山诗集》[赵庚夫](咄咄逼人门弟子,剑南已见祖灯传)
-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八一》[释法薰](灭度不灭度,总非吾弟子,破布囊尽底翻出)
- 《次友人韵 其二》[苏泂](先生休恨易俱东,弟子方欣色笑同)
- 《赠善书记》[潘亥](弟子新传业,诗人旧识名)
- 《送陆放翁赴落致仕修史之命》[苏泂](弟子事先生,丱角以至斯)
- 《走笔送韩昕伯谒任广文》[刘宰](八十老翁无失德,三千弟子尽推先)
- 《次韵丁簿杂兴 其一》[汪晫](弟子性嗜酒,白莲许入社)
- 《偈颂十八首 其一六》[释如净](孔门弟子无人识,空有三千七十士)
- 《挽东莱先生 其一》[孟行古](弟子群经富,先生一语真)
- 《白石岩》[徐照](皇朝宣赐物,弟子尚相传)
- 《赠东庵约公》[翁卷](弟子何僧是,缁衣多往还)
- 《赠高待聘》[陈藻](待聘先生二十六,弟子满堂修几束)
- 《哀吕东莱》[巩丰](荏苒去函丈,有愧弟子行)
- 《送成父弟赴补试兼属同行亲友》[赵蕃](南省新陞弟子员,诏来郡国亦详延)
- 《谢新淦令徐信甫至赣相过》[曾丰](淳熙癸卯徐令君,相逢欲执弟子礼)
- 《送广西经略应寺丞被命改除归朝奏对》[曾丰](君臣道合有余美,乞以属之门弟子)
- 《上广东运副马少卿寿十口号 其三》[曾丰](鼓舞辟雍群弟子,依归绦帐老先生)
- 《送胡平一赴召六绝 其三》[曾丰](三千弟子还初籍,六一先生入後碑)
- 《送孙莘老移知南京》[曾丰](滥使执经称弟子,虚烦解榻下功曹)
- 《高端叔挽词 其一》[楼钥](弟子多蓝绶,先生竟白头)
- 《题赵尊道渥洼图》[楼钥](画出老杜沙苑行,将军弟子早有声)
- 《祭酒芮公既殁四年门人吕…》[吕祖谦](先生墓木绿成围,弟子摧颓昼掩扉)
- 《酬上饶徐季益学正》[吕祖谦](两都弟子员,家法严城堞)
- 《宣城李君尝游东湖居士之门袖诗见过次韵以谢》[吕祖谦](闻风我是通家旧,觅句君犹弟子行)
- 《益睡》[章甫](便腹无妨弟子嘲,着鞭未落少陵後)
- 《答杨教见和》[王质](饭鼓逢逢睡起时,先生弟子总关扉)
- 《丁未礼部贡院监门次张伯…》[虞俦](槐市同登弟子员,虀盐灯火记初年)
- 《淮西赵漕子固挽诗 其一》[虞俦](疏抗廷臣右,经传弟子行)
- 《沈架阁席上送沈教授之官邵阳二首 其一》[许及之](先生此去行师说,弟子从今记善言)
- 《送李监岳二首 其二》[陈造](夺标快一得,不计弟子师)
- 《次韵谢王使君见赠二首 其二》[卫博](晚事韩门称弟子,终期幕府颂燕然)
- 《送化主 其三》[释崇岳](孔门弟子还知否,曾向灵山及第来)
- 《登合皂山 其一》[朱熹](葛仙去後无丹竈,弟子今成白发翁)
- 《送张安抚》[项安世](市门小儿有虚籍,校官弟子无鸣弦)
- 《涪陵令李坤幼随母冒姓今复姓王》[项安世](旧日夫人称李卫,如今弟子即羲之)
- 《送承甫兄往长阳山从学诗》[项安世](幡然愿执弟子礼,拏舟自入长阳山)
- 《寄张钦夫知严州 其一》[释宝昙](云月烟林真杜口,何如弟子列成行)
- 《送吕宪帅维扬》[喻良能](唯祈转洪钧,复立弟子行)
- 《次韵严子文旅中见赠》[范成大](交情敢说同方友,句法甘从弟子员)
- 《君子非好异》[陆游](万锺养弟子,乃似以利动)
- 《信手翻古人诗随所得次韵二首 除夜沐浴》[陆游](孔门春服成,弟子从沂浴)
- 《昔人有画醉僧醉道士醉学…》[陆游](弟子习礼余,兕觥跻公堂)
- 《雨中熟睡至夕二首 其二》[陆游](孝先酣枕梦周公,弟子虽嘲可无愧)
- 《灯笼》[陆游](钟声才定履声集,弟子堂上分两厢)
- 《题徐渊子环碧亭亭有茶山曾先生诗》[陆游](郎君弟子多白发,回头日月如奔车)
- 《洗竹》[姜特立](一自删除後,侁侁弟子行)
- 《酬妙湛闍梨见赠妙湛能棋…》[陆游](高标无复乡人识,妙寄惟应弟子知)
- 《寄黄龙升老》[陆游](弟子不必不如师,黄龙所立尤瑰奇)
- 《寄题起莘家义轩》[洪迈](弟子俱羯胡,不闻触屏僵)
- 《题清芬阁》[洪适](海内多传诗弟子,壁间曾记药君臣)
- 《颂十玄谈 心印 其二》[释印肃](心印何人敢授传,无师弟子佛众生)
- 《纸被歌训行童 其一》[释印肃](世人问我何处寻,蔡伦弟子将来卖)
- 《示徒 其一》[释印肃](寄语门徒诸弟子,得心安乐外何求)
- 《读东坡诗》[王十朋](天昌斯文大才出,先生弟子俱第一)
- 《县学落成百韵》[王十朋](弟子贫原宪,先生冷郑虔)
- 《黄杨》[王十朋](愿言我家,兄弟子孙)
- 《和韩县斋有怀四十韵》[王十朋](眠从弟子嘲,醉不金吾怕)
- 《师安抚生日》[晁公遡](绦帐师儒室,青衿弟子行)
- 《次韵宋永兄春日放言寄秉彝广文兄》[黄公度](便遭弟子嘲便便,又不见马季长)
- 《送王瞻叔总领》[李石](衣鉢肯付我,颇任弟子责)
- 《眉山史颐老秀才遣人寄诗用其韵答之》[晁公遡](使君非何武,弟子乃乐正)
- 《上枢密生辰 其三》[仲并](儿童犹解仰芬芳,合缀韩门弟子行)
- 《偈颂六十首 其五三》[释昙华](今有檀越女弟子,刘氏同男王承直)
- 《三月二首 其二》[曹勋](紫阳弟子有贤子,卜筑新亭真肯堂)
- 《题清芬阁》[郭世模](卧云句好传弟子,钓濑名高齐客星)
- 《送吏部张尚书帅成都一百韵》[朱翌](弟子师尊董,诸儒称述萧)
- 《寄题起莘家义轩》[朱松](弟子真羯胡,不闻触屏僵)
- 《题德章山亲公塔》[王之道](似是前生师弟子,两年今日入山来)
- 《颂古十七首 其一六》[释宗演](孔门弟子无人识,碧眼胡僧暗点头)
- 《皇甫一首》[苏籀](亦曰余事期知文,弟子皇甫同光尘)
- 《颂古五十七首 其四六》[释道昌](作他弟子没来由,龙蛇阵上看谋略)
- 《寄曹嘉父》[王洋](泮宫得就弟子列,亲见士子衣诸于)
- 《画马图》[吕本中](同时战士今不归,曹霸弟子能神奇)
- 《赠欧阳处士》[吕本中](黄衣弟子杂僧徒,共守荒郊数椽屋)
- 《胡笳十八拍 第六拍》[李纲](梨园弟子散如烟,白马将军若雷电)
- 《题李彦恢家龙眠七马图》[周紫芝](但令韩干作弟子,未许韦偃窥藩垣)
- 《蜀妇新寡从何纯中读左氏戏呈纯中》[孙觌](先生拥绦纱,弟子褰素幔)
- 《葛鲁卿待制挽诗二首 其二》[刘一止](他年门弟子,下马识丰碑)
- 《颂古四十首 其三五》[释守珣](若是孔门真弟子,自然知道化三千)
- 《资福训童行颂 其一○》[释怀深](一等出家爲弟子,事师如事在堂亲)
- 《泮宫曝书恭览御书故事行…》[李彭](老翁七十荷衣绿,弟子三千桂魄圆)
- 《保塞教授同年丁仲勤广寄…》[王安中](无心何地传心要,不向人称弟子裴)
- 《偈》[释慧印](八千弟子今何在,万里山河属帝家)
- 《李成德复用前韵见贻亦次奉和》[谢薖](只今书学贵瘦硬,弟子员阙谁可补)
- 《题陈阳树石二首 其二》[谢薖](弟子蔡规今老,古人王宰何加)
- 《饶守董尚书令画史绘释迦…》[徐俯](韩门弟子更谁如,即今犹有董安于)
- 《雪晚望怀子充宗弟》[李彭](颇教弟子员,铅椠发清奥)
- 《次韵张宏道劝释奠致斋》[葛胜仲](乐教属昭代,弟子陈歌笙)
- 《赠深老》[葛胜仲](弟子安心安已竟,不知若个是迷津)
- 《从仁叔求楷笏四首 其一》[葛胜仲](异种初从弟子栽,东家宰木鬰泉台)
- 《云庵生辰十一首 其一○》[释德洪](苦口老师归寂日,知恩弟子庆生辰)
- 《宣律师赞》[释德洪](天神护持,弟子敬虔)
- 《赠诗僧从信》[苏过](老潜已黄壤,弟子传清雄)
- 《清大师还姑苏塔其师骨石吊之兼简其弟》[释德洪](安门弟子真持远,独爲斯人未始亡)
- 《南岳法轮寺与西林比居长…》[释德洪](故应弟子分皮髄,未愧驹儿善古今)
- 《雪夜至明教寄王路分舍人》[释德洪](弟子分灯成保社,故人持节顿江城)
- 《十世观音生辰六月二十六日二首 其二》[释德洪](女兄慧辩成勍敌,弟子悲欣记夙因)
- 《天觉以云庵画像见寄谢之》[释德洪](乞与盘山狂弟子,背抛筋斗撒颠风)
- 《又得先字》[释德洪](弟子亦秀发,玉树相明鲜)
- 《送谭子仁游太学》[谢逸](广文先生倒屣待,三舍弟子气可吞)
- 《忆昔行送彭子发》[赵鼎臣](先生不免弟子嘲,胯下颇遭年少辱)
- 《送李容甫归北都》[李昭玘](弟子出观如堵墙,怪君眉彩生光芒)
- 《赠汉老侄琴》[李昭玘](席间弟子来倾耳,爲问何人属意深)
- 《张公寿求赞》[释清远](静对终日,弟子公寿)
- 《次韵监碧轩》[饶节](弟子来参洗鉢话,朋游旧识钓鱼翁)
- 《蔡伯世吕隆礼敦智李肃老求颂二首 其二》[饶节](要做仲尼真弟子,须参达磨的儿孙)
- 《赠希先》[吴则礼](山间五百大弟子,仆射鲁公办能事)
- 《盛暑谒刘公达》[毛滂](置我弟子间,岂不容鲁参)
- 《十二月十二日雪晴成允蔡…》[毛滂](吏卒无令守叔夜,弟子何妨嘲孝先)
- 《送刘尉》[李新](斗南无两刘,弟子半分鲁)
- 《过陈无己墓》[晁冲之](我亦尝参诸弟子,往来徒步拜公坟)
- 《午枕有感》[邹浩](当时师弟子,指摘良纷然)
- 《谈易寄壮舆》[晁说之](何人爲我易弟子,泪落一朝翻九河)
- 《枕上和圆机绝句梅花十有四首 其二》[晁说之](梨园弟子强因依,羯鼓声中学御诗)
- 《将赴上庠偶成》[张耒](弟子解疑常隠几,轮人能笑久观书)
- 《寄子由先生》[张耒](青衫弟子天下穷,饥走京城困羁旅)
- 《再寄》[张耒](青衫弟子昔受经,赋分羁穷少伦匹)
-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晁补之](先生门弟子,佐守同一国)
- 《直舍即事》[晁补之](孝先但欲眠,不奈弟子谑)
- 《偈六十九首 其五七》[释道宁](儒门弟子无人识,碧眼胡僧笑点头)
- 《赠张文潜》[陈师道](弟子不必不如师,欲知其人视其主)
- 《和黄预感秋》[陈师道](名成弟子韩,价重先生楮)
- 《赠鲁直》[陈师道](陈诗传笔意,愿立弟子行)
- 《答纯益书怀》[刘跂](博士弟子动千数,遑记军中陈与刘)
- 《过巫师步》[吕南公](弟子争聚藏,巫师坐欣怿)
- 《闻仙都李道士下世 其一》[吕南公](七星杉下朝曦阁,香火应教弟子修)
- 《元佑六年十月庚午驾自景…》[曾肇](桥门亿万衣冠集,阙里三千弟子行)
- 《次韵子瞻和子由观韩干马因论伯时画天马》[黄庭坚](曹霸弟子沙苑丞,喜作肥马人笑之)
- 《再和答爲之》[黄庭坚](弟子肥如瓠,先生瘦惟骨)
- 《雨中自瓜步谒宝觉遂约游…》[李之仪](壁间十弟子,云是王维笔)
-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二》[黄裳](看禅弟子人休问,正是龛中作梦时)
- 《寄张天觉》[孔平仲](维摩弟子张天觉,见说平生事揣摩)
- 《赠王君仪》[陆佃](尝思孔子昔在世,门生弟子三千人)
- 《虚寂堂》[释道潜](頼有贤弟子,黄冠挺昂藏)
- 《寄王慎中教授》[释道潜](行修道富神所怜,绦帐弟子如云烟)
- 《寄致政侍郎》[彭汝砺](孔门弟子数三千,用舍行藏独与顔)
- 《顔子 其一》[彭汝砺](孔门弟子数三千,高弟惟称七十贤)
- 《读孟子 其二》[彭汝砺](洙泗三千弟子贤,行藏独许一顔渊)
- 《题清芬阁》[朱京](大雅篇章无弟子,高门事业有公卿)
- 《赠蔡駜居士》[苏辙](梅老外生诗律在,秀公弟子佛心传)
- 《重赠》[苏辙](弟子五六人,门徒散林丘)
- 《东方书生行》[苏辙](太常弟子不知数,日夜吟讽如寒虫)
- 《司马君实端明独乐园》[苏辙](世人不顾病杨绾,弟子独有穷侯芭)
- 《游庐山山阳七咏 简寂观》[苏辙](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 《胡长史祠堂》[苏辙](弟子璵璠相照耀,儿孙松桂共扶疏)
- 《宿卢巌寺》[张舜民](先生事业老空谷,弟子几多作绦纱)
- 《苦学涪翁夜过其家戏作》[舒焕](先生堂前雪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 《寄题清溪寺》[苏辙](君观二弟子,死处竟莫得)
- 《楼观》[苏辙](弟子怜师将去国,关门望气载还家)
- 《画文殊普贤》[苏辙](弟子先後执盂缶,老僧槎牙森比肩)
-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 传经台》[苏辙](遗经尚在台如故,弟子今无似喜贤)
- 《次韵子瞻对月见忆并简崔度》[苏辙](先师客陈未尝饱,弟子于今敢言巧)
- 《和陶示周掾祖谢》[苏轼](先生馔已缺,弟子散莫臻)
- 《夜过舒尧文戏作》[苏轼](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 《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爲戏记龙井之游》[苏轼](归来煮瓠叶,弟子歌旱麓)
- 《凤翔八观 王维吴道子画》[苏轼](只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 《游径山》[苏轼](雪眉老人朝叩门,愿爲弟子长参禅)
- 《监试呈诸试官》[苏轼](先生周孔出,弟子渊骞寝)
- 《书韩干牧马图》[苏轼](衆工舐笔和朱铅,先生曹霸弟子韩)
- 《次韵答刘泾》[苏轼](异义蜂起弟子争,舌翻涛澜卷齐城)
- 《采薇山之巅赠张无梦先生》[郭祥正](弟子进而赞曰:采薇山之巅兮,其乐也如此)
- 《寄题东城耿天骘归洁堂》[郭祥正](潜心唯丘轲,弟子并时彦)
- 《孙莘老将赴太平二首 其一》[王令](先生素志已形诗,弟子何妨鼓瑟希)
- 《读孟子》[王令](去梁无故又辞齐,弟子纷纷益不知)
- 《叔孙通》[王令](弟子从来学未纯,异时得失亦频频)
- 《赠张教授》[徐积](哀复哀兮将奈何,愿期弟子废蓼莪)
- 《寄路倅洪泽阻水 其一》[徐积](谁报京师羣弟子,先生吏隠鬓毛斑)
- 《玉霞弟子》[徐积](玉霞弟子非无学,金籙名仙亦有才)
- 《谢师厚挽词三首 其一》[范纯仁](白首郎中归白水,青衿弟子到青云)
- 《馿二首 其一》[王安石](临路长鸣有真意,盘山弟子久同参)
- 《过魏都》[郑獬](韩门弟子偏怊怅,泪满朝阳耆旧书)
- 《自讼》[王安石](弟子尚不信,况余乏才资)
- 《悼静照堂僧》[司马光](弟子去来浑领袖,交朋存殁半簪绅)
- 《观太原丞相寄惠紫霞园庵新居诗和太素先生》[陈襄](黄阁主人思访道,绦纱弟子许观颐)
- 《毛公坛》[陈舜俞](弟子散岩谷,荆榛蔽荒基)
- 《送南康刘道纯秀才起应新诏》[陈舜俞](弟子增员岩穴空,博士献书车马走)
- 《赠湖州使君李公择》[陈舜俞](当时弟子犹五六,连袂追随慎仓卒)
- 《灵溪观》[陈舜俞](灵溪流水碧潺湲,溪上清辉弟子园)
- 《传神悦躬上人》[陈舜俞](弟子共谈庭际柏,公卿多识社中莲)
- 《答二任》[苏洵](当时虽未遇,弟子已如麻)
- 《诚思约以初秋东来相过辄驰短韵以速行期》[张方平](不是相思闲命驾,无爲弟子望师来)
- 《朝元引贻赵抱一》[张方平](朝真弟子古坛上,炉烟袅袅金碧声)
- 《镇阳读书》[欧阳修](圣经日陈前,弟子罗两厢)
- 《送章生东归》[欧阳修](吴兴先生富道德,侁侁弟子皆贤材)
- 《苏主簿挽歌》[欧阳修](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
- 《谒林庙》[吴秘](代移文不移,宜在弟子职)
-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梅尧臣](是非从此方应定,弟子犹争左氏长)
- 《吊瑞新和尚》[梅尧臣](当年渡江鉢,弟子独将归)
- 《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梅尧臣](先生殁大官,弟子无荷囊)
- 《异同》[梅尧臣](盗跖诮孔氏,弟子将党欤)
- 《闻王侍郎请老》[宋祁](清商弟子歌声妙,谁判挥金引冻醪)
- 《再逢成上人》[宋祁](休问外堂诸弟子,饿思周粟赋归田)
- 《酬杭州知府蒋密学以移漕见赠之什》[胡宿](曾是绦纱爲弟子,故时经帙许重陪)
- 《留别知郡职方杨员外》[宋庠](弟子许都养,词人嗤老伧)
- 《和聪上人悼梵天闍棃》[释智圆](横经弟子怀高迹,共指龙华作後期)
- 《送法海长老》[释重显](拟欲事师爲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 《静而善应 其二》[释重显](今古不存师弟子,一轮秋月印寒潭)
- 《送小师元贲》[释重显](愧尔求师,爲吾弟子)
- 《赠卫尉宋卿二十二丈送前翰长侍郎 其一》[王禹偁](多少抠衣门弟子,侧聆还望秉陶钧)
- 《与道士冯德之话别》[潘阆](更教弟子横琴送,弹彻悲风尽泪垂)
- 《宫词 其四二》[宋白](梨园弟子知天意,月五楼前欲大酺)
- 《宫词 其七五》[宋白](九霄弟子黄金辇,十万人家凭看窗)
- 《柳枝词十首 其一》[徐铉](金马词臣赋小诗,梨园弟子唱新词)
- 《谶 四》[菩提达摩]((侄孙者,今时传法弟子也)金鸡解衔一颗米(《古尊宿语录》、《五灯会元》作「一粒粟」,金鸡者,金州也,让师是金州人也)
- 《谶 九》[菩提达摩](让大师传法弟子六人,言六人者,一道一得心,二智远得眼,三常浩得眉,四神照得鼻,五坦然得耳,六严峻得耳,是爲六人也))
- 《谶 十二》[菩提达摩](二六者,会大师弟子十二人也)法中无气味,(法中者,佛法也)
- 《谶 十二》[菩提达摩](无气味者,缘北宗秀大师弟子普寂,於京盛行,通其经教)
- 《谶 十二》[菩提达摩]((石上者,秀大师弟子,磨却南宗碑,神秀欲爲-1742-六代,何其天之不从,乃得会大师重立实录,故有功勳))
- 《谶 十三》[菩提达摩](六祖弟子祥岑等三十三人,祥禅师住於峡山))
- 《谶 十六》[菩提达摩]((传法弟子人数,准其传法人数,应云十七继门修也)
- 《道藏歌诗 十七》[无名氏](法师及弟子,至德自然勳)
- 《一行算法》[孙誧](一行立於门屏,闻僧於庭前布算之声,谓其徒曰:『今日当有弟子自远来,求吾算法,已合在门,岂无人导达耶?』即除一算,谓)-1573-(曰:『门前水合却西去,弟子当至)
- 《恺悌诗(幷序) 宜兮一…》[孙宗闵](我有惸独,公则安之,我有弟子,公则教之)
- 《法师昇高座咏》[朱君绪](弟子仰法师,敢啓有所陈)
- 《赠同住归寂颂(一作《归寂吟赠同住》)》[智闲](心期尽处身虽丧,如来弟子沙门样)
- 《宗脉颂》[文偃](外道多毁谤,弟子得生天)
- 《送广利大师归江东》[崔远](想见家山诸弟子,盛夸新赐大师名)
- 《天台智者大师画赞》[颜真卿](後主三礼洞庭里,请爲菩萨戒弟子)
- 《赠方干》[清越](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园)
- 《赠方干》[清越](又:《全唐诗》卷八二九据《禅月集》卷八收贯休《赠方干》一首,其三、四句云:「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
- 《过乡学》[王绩](先生坐不议,弟子入成行)
- 《赞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诗》[太宗皇帝李世民](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翻经)
- 《与林元籍郊行举对(题拟)》[郑虔](一日与弟子林元籍辈郊行,举一对曰〖略〗)
- 《五言伤大和上传灯逝[日本]》[思托](思托爲鉴真弟子,《东征传》中多次提及)
- 《讲堂》[白元鉴](吴越高士,辐辏听法,咸有所焐,愿居弟子列者三百余人)
- 《奉和座主尚书避难过维阳…》[崔致远](应念浴沂诸弟子,每逢春色耿离肠)
- 《偈》[神秀]((五祖弘忍一日会衆传法弟子,神秀呈偈出於壁间)
- 《题竹》[玄览(「玄」一作「元」)](有弟子义诠,布衣一食,览亦不称)
- 《试日上主司侍郎 二》[李郢](十五年余诗弟子,名成岂合在他门)
- 《代张孜幻梦李白歌》[李山甫](自言天上作先生,许向人间爲弟子)
- 《咏奸汉》[归处讷](爱与大官添弟子,能将小药献夫人)
- 《题梵书(伯三九八六)》[唐明皇](支那弟子无言语,穿耳胡僧笑点头)
- 《唵字赞(义静三藏於西天…》[唐明皇](儒门弟子无人识,穿耳胡僧笑点头)
- 《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唐明皇](儒门弟子应难识,碧眼胡僧笑点头)
- 《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唐明皇](儒门弟子无人识,穿耳胡僧笑点头)
- 《题金泉山谢自然传後》[李翔](」谢自然死了,弟子们不能随他去,在离别之际所唱的「好住」声,应该和佛教徒的「好住娘」相类似)
- 《送徐道人东游》[尚颜](易姓更名数,难教弟子寻)
- 《赠轩辕先生》[贯休](略问先生真甲子,只言弟子是刘安)
- 《寄怀江西徵岷二律师》[齐己](几番新弟子,一样旧威仪)
- 《寄谷山长老》[齐己](肯将的的吾师意,拟付茫茫弟子心)
- 《寄玉泉实仁上人》[齐己](敢望护法将军记,且喜焚香弟子知)
- 《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 二》[齐己](事佛未怜诸弟子,谈空争动上公卿)
- 《祈真坛》[齐己](玉瓮瑶坛二三级,学仙弟子参差入)
- 《和李舍人使君纾题云明府道室》[皎然](金籙时教弟子检,砂牀不遣世人闻)
- 《荅道素上人别》[皎然](吾门弟子中,不减惠休名)
- 《题弘顗三藏院》[贯休](岳茶如乳庭花开,信心弟子时时来)
- 《赠方干》[贯休](弟子已得桂,先生犹灌园)
- 《赠抱麻刘舍人》[贯休](刘虬师弟子,时喜一相亲)
- 《月夜有怀黄端公兼简朱孙二判官》[清江](四科弟子称文学,五马诸侯是绣衣)
- 《送颢法师往太原讲兼呈李司徒》[无可](闻经诸弟子,应满此门中)
- 《七言重联句》[颜真卿](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
- 《句》[卫准](何必剃头爲弟子,无家便是出家人)
- 《无名氏之散句》[无名氏](几多诗弟子,无限酒知闻)
- 《柳枝词十首 一》[徐铉](金马辞臣赋小诗,梨园弟子唱新词)
- 《贯休应梦罗汉画歌》[欧阳炯](看经弟子拟闻声,瞌睡山童疑有梦)
- 《哭赵州和尚二首 二》[王熔](解空弟子绝悲喜,犹自潸然对雪帏)
- 《山寺老僧》[李洞](归来诸弟子,白徧後生头)
- 《赠战将》[殷文圭](不爲已爲儒弟子,好依门下学韬钤)
- 《赠休禅和》[杜荀鹤](弟子自知心了了,吾师应爲醉腾腾)
- 《宜春再访芳公言公幽斋写怀叙事因赋长言》[郑谷](顷爲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缘)
- 《寄杭州于郎中》[方干](大雅篇章无弟子,高门世业有公卿)
- 《哭秘书姚少监》[方干](入室几人成弟子,爲儒是处哭先生)
- 《赠萧山彭少府》[方干](尽拟勤求爲弟子,皆将疑义问先生)
- 《赠李支使》[方干](一等孔门爲弟子,愚儒独自赋归田)
- 《过姚监故居》[方干](学书弟子何人在,检点犹逢谏草无)
- 《赠五牙山人洗修白》[方干](先生阔别能轻举,弟子才来学不飡)
- 《送钱特卿赴职天台》[方干](诗家弟子无多少,唯只於余别有情)
- 《赠乾素上人》[方干](苦用贞心传弟子,即应低眼看公卿)
- 《山中言事八韵寄李支使》[方干](受业几多爲弟子,成名一半作公侯)
- 《句》[方干](弟子已攀桂,先生犹卧云)
- 《华清词》[顾云](愿啓一言告仙翁,道门弟子山中客)
- 《苏君厅观韩干马障歌》[顾云](直言弟子韩干马,画马无骨但有肉)
- 《赠头陀僧》[张乔](如今竹院藏衰老,一点寒灯弟子烧)
- 《句曲山朝真词二首 送真》[陆龟蒙](朝真弟子悄无言,再拜碧杯添沆瀣)
- 《访僧不遇》[陆龟蒙](蒙庄弟子相看笑,何事空门亦有关)
- 《灯花三首 三》[司空图](开尽菊花怜强舞,与教弟子待新春)
- 《题文翁石室》[裴鉶](人心未肯抛羶蚁,弟子依前学聚萤)
- 《太湖诗 孤园寺》[皮日休](今日到孤园,何妨称弟子)
- 《过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皮日休](南宗弟子时时到,泣把山花奠几筵)
- 《访鉴玄师侄》[贾岛](我有军持凭弟子,岳阳溪里汲寒流)
- 《送道者》[贾岛](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
- 《重游圭峰宗密禅师精庐》[温庭筠](故山弟子空廻首,葱岭唯应见宋云)
- 《宿云际寺》[温庭筠](白盖微云一迳深,东峰弟子远相寻)
- 《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温庭筠](缥帙无尘满画廊,锺山弟子静焚香)
- 《经曲阜城》[刘沧](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
- 《许州题观察判官厅》[薛能](纤腰弟子知千恨,笑与扬雄作解嘲)
- 《赠黄蘖山僧希运》[裴休](拟欲事师爲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 《赠敬晊助教二首 一》[刘得仁](便欲去随爲弟子,片云孤鹤可相於)
- 《送祖山人归山》[刘得仁](不说金丹能点化,空教弟子学长生)
- 《别山居》[刘得仁](凭师莫断松间路,秋月圆时弟子来)
- 《赠王先生》[赵嘏](时因弟子偷灵药,散落人间驻物华)
- 《冷日过骊山》[赵嘏](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 《和主司王起》[石贯](孔门弟子皆贤哲,谁料穷儒忝一名)
- 《送华阴隐者》[项斯](世人空识面,弟子莫知年)
- 《赠禅僧》[马戴](弟子人天遍,童年在沃洲)
- 《过骊山》[孟迟](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 《李卫公》[李商隐](绦纱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会稀)
- 《送蜀僧》[周贺](万里独行无弟子,惟齎筇竹与檀龛)
- 《歌》[张祜](不知新弟子,谁解啭喉轻)
- 《舞》[张祜](强许传新态,人间弟子稀)
- 《赠道者》[朱庆余](潜教问弟子,居处与谁邻)
- 《赠歌人郭婉二首 一》[殷尧藩](红粉少年诸弟子,一时惆怅望梁尘)
-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 二》[李德裕](弟子悲徐甲,门人泣蔡经)
- 《悲善才》[李绅](东头弟子曹善才,琵琶请进新翻曲)
- 《悲善才》[李绅](闻道善才成朽骨,空余弟子奉音徽)
- 《闲卧》[白居易](佛容爲弟子,天许作闲人)
- 《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白居易](珠颗泪沾金扞拨,红妆弟子不胜情)
- 《斋戒》[白居易](从此始堪爲弟子,竺乾师是古先生)
- 《饮後戏示弟子》[白居易](吾爲尔先生,尔爲吾弟子)
- 《饮後戏示弟子》[白居易](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
- 《赠毛仙翁》[杨嗣复](满朝将相门弟子,随师尽愿抛尘滓)
-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衆》[白居易](瞿昙弟子君知否,恐是天魔女化身)
- 《新乐府 华原磬 刺乐工非其人也》[白居易](棃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如古)
- 《游悟真寺诗》[白居易](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杨难)
- 《长恨歌》[白居易](棃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 《阳城驿》[元稹](唯余门弟子,列树松与楸)
-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华原磬》[元稹](玄宗爱乐爱新乐,梨园弟子承恩横)
- 《琵琶歌》[元稹](段师弟子数十人,李家管儿称上足)
- 《何满子歌》[元稹](梨园弟子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 《夏日谒智远禅师》[孟郊](不得爲弟子,名姓挂儒宫)
- 《学仙》[张籍](先生坐中堂,弟子跪四厢)
- 《学仙》[张籍](弟子得其诀,清斋入空房)
- 《禅师》[张籍](定中无弟子,人到爲焚香)
- 《詶杨司业巨源见寄》[刘禹锡](渤海归人将集去,棃园弟子请词来)
- 《伤秦姝行》[刘禹锡](蜀弦铮摐指如玉,皇帝弟子韦家曲)
- 《赠毛仙翁》[令狐楚](既许焚香爲弟子,愿敎年纪共椿同)
- 《送宫人入道》[王建](弟子抄将歌遍叠,宫人分散舞衣裳)
- 《霓裳词十首 一》[王建](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 《宫词一百首 三十一》[王建](十三初学擘箜篌,弟子名中被点留)
- 《句》[王建](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牋)
- 《寻李逸人旧居》[于鹄](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
- 《赠碧玉》[于鹄](霓裳禁曲无人解,暗问梨园弟子家)
- 《哭柏岩禅师》[李益](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
- 《温泉宫行》[王建](棃园弟子偷曲谱,头白人间教歌舞)
- 《送韦逸人归锺山》[郎士元](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
-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皇甫冉](尝以素书传弟子,还因白石号先生)
- 《送韦山人归锺山所居》[皇甫冉](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
-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杜甫](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
-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杜甫](南内开元曲,常时弟子传)
- 《又示宗武》[杜甫](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 《昔游》[杜甫](弟子四五人,入来泪俱落)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杜甫](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劒器行》[杜甫](绦唇珠袖两寂莫,况有弟子传芬芳)
- 《忆昔行》[杜甫](弟子谁依白茅室,卢老独啓青铜锁)
- 《答僴奴重阳二甥》[韦应物](复与诸弟子,篇翰每相敦)
- 《诣西山深师》[韦应物](曹溪旧弟子,何缘住此山)
- 《学仙二首 一》[韦应物](云气冉冉渐不见,留语弟子但精坚)
- 《哭护国上人》[张谓](舍利衆生得,袈裟弟子将)
-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王维](灵寿君王赐,雕胡弟子炊)
- 《赠苏明府》[李颀](诱我爲弟子,逍遥寻葛洪)
- 《经陆补阙隐居》[綦毋潜](学书弟子何人在,点检犹存谏草无)
- 《至岳寺即大通大照禅塔上温上人》[储光羲](悲哉门弟子,要自知心长)
- 《殿前曲二首 二》[王昌龄](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
- 《九真山净居寺谒无碍上人》[沈佺期](弟子哀无识,医王惜未谈)
- 《河上公》[张说](形气不复生,弟子空伤情)
- 《咏史四首 四》[卢照邻](弟子数百人,散在十二州)
- 《舞曲歌辞 霓裳辞十首 一》[王建](弟子部中留一色,听风听水作霓裳)
- 《郊庙歌辞 享孔子庙乐章 迎神》[不详](三千弟子,五百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