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诗词人名字,比如查找 许及之 姓,输入 许及之 即可
许及之 许及之简介 宋朝诗人许及之的诗词作品大全
诗人许及之简介
朝代:宋朝 诗词数量:1091首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爲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有文集三十卷及《涉斋课藁》九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许纶《涉斋集》,辑爲许纶《涉斋集》十八卷(按纶爲及之子,集中卷二有《纶子效靖节止酒体赋筠斋余亦和而勉之》可证。纶当爲及之诗的编集者,《永乐大典》误署爲作者,今订正)。《宋史》卷三九四有传。 许及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涉斋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许及之的诗词作品如下:
- 再用韵酬才叔
- 融州和孝若韵见寄并谢真爱赏梅之集复次韵奉酬 其一
- 融州和孝若韵见寄并谢真爱赏梅之集复次韵奉酬 其二
- 次韵酬石谦伯二首 其一
- 次韵酬石谦伯二首 其二
- 酬木伯初仍简才叔常之
- 次韵酬潘才叔
- 再酬同社
- 酬沈仲归 其一
- 酬沈仲归 其二
- 次韵酬梅南寿旧曾和予梅花词
- 自和
- 用韵酬常之才叔
- 酬翁常之次韵
- 再酬梅南寿
- 用韵酬常之
- 叠用韵酬常之
- 用韵酬侯居甫
- 再用韵酬居甫
- 酬郑千之
- 自和
- 和居甫仍喜其得雄
- 德久寄南游诗卷内和丁字韵凡九因次韵寄酬
- 酬常之
- 奉酬常之仙药课畦丁之什
- 酬孝若
- 酬南寿 其一
- 酬南寿 其二
- 仲归以结局丁字韵二诗七夕乃连和四篇至如数奉酬 其一
- 仲归以结局丁字韵二诗七夕乃连和四篇至如数奉酬 其二
- 仲归以结局丁字韵二诗七夕乃连和四篇至如数奉酬 其三
- 仲归以结局丁字韵二诗七夕乃连和四篇至如数奉酬 其四
- 次韵湘西许老
- 次韵王宣甫
- 次韵孝若谢报谒二首 其一
- 次韵孝若谢报谒二首 其二
- 次韵卢康伯别家塾後示惠二诗 其一
- 次韵卢康伯别家塾後示惠二诗 其二
- 次谏长韵 其一
- 次谏长韵 其二
- 再次仲归临池韵
- 次韵刘孝若二首 其一
- 次韵刘孝若二首 其二
- 次韵转庵幽禽到研边之什
- 次潘茂和韵
- 袁同年过扬州递书并诗再次韵约同留维扬观春色
- 再次韵仲归
- 席上次刘振之贤良韵
- 子仪侍郎欲携家泛湖不及践旬休之约再次韵
- 再次韵子仪侍郎用沈察院韵
- 次王宣甫韵
- 重阳前两日集转庵同社而今日忽雨次转庵韵
- 次常之韵
- 寄陈颐刚
- 简转庵
- 简才叔
- 寄洪州新建知县
- 入南乡检旱纪所见
- 纪所见
- 夜渡分宜水南
- 括苍道中次陈颐刚韵
- 宿建德驿追次张于湖壁间韵
- 舟行早起处州溪上
- 早起
- 睡起
- 书债山积久逋余丞相报缄连发二书毕喜作口号
- 汤晋卿善谈命求诗纪实
- 德久和韵以予请外之力预爲怅然再用前韵
- 才叔调倅归
- 鲍融州病足叩谒适遇孝若示融州菊诗和篇次韵呈
- 病赤目从薛山甫借荷叶巾
- 次韵仲归病中垂问
- 次韵呈支茂先贤良
- 喜宣甫至戏呈
- 次王宣甫题媚川图韵
- 韩干四马诗戏赠世京
- 谢鲍潮州惠归正李媪所作外国图因题卷後二首 其一
- 谢鲍潮州惠归正李媪所作外国图因题卷後二首 其二
- 题元佑诸公跋窦三川诗卷後
- 次韵仲归渔父
- 王宣甫以新妇鱼能鬬爲胜负鱼有诗释其讹谬次韵戏答
- 闻砧
- 观郭殿岩打球于冲天观旁
- 听转庵弹琴
- 次韵仲归观弈
- 酬转庵畏酒之什
- 谢鲍潮州送新酒
- 还杜叔高诗卷送酒
- 次韵酬显庵寄茶
- 郑文之许惠乌髭方戏简
- 王宣甫以予有诗求郑文之染髭法与其旧作暗合因录示次韵酬之
- 戏赠
- 三赓许令侄砚之什
- 次韵王宣甫谢笔
- 谢益老寄英石
- 旧藏英石沈俭夫族人处谢俭夫转爲取还
- 济叔辍案上石菖蒲爲惠石与菖蒲俱佳拙语奉酬
- 贺太庙産芝草
- 得禁中花喜而有作
- 再次韵宣甫探梅
- 次韵王宣甫催梅
- 再次王宣甫韵
- 次韵王宣甫催梅
- 初得梅花呈似参议刘二十九丈
- 张舍人惠古梅酬以拙言
- 再用韵奉酬
- 同寮约过包山因问讯玉津牡丹再次韵呈子仪侍郎
- 谢惠牡丹
- 赵漕从善送吴门牡丹
- 芍药
- 再用韵
- 三用韵
- 花药相接可观复用韵
- 传芍药复用韵
- 和人惠白莲花
- 池莲
- 凿池添种荷花
- 玉簪花
- 秋萱
- 鴈来红
- 李若兄菊诗同社久已嗟赏赓和属蒙写寄仍用韵以致予奉祠之喜予两年从金陵觅菊栽而一种至今着蕊未开岂所谓晚节香者耶次韵奉酬 其一
- 李若兄菊诗同社久已嗟赏赓和属蒙写寄仍用韵以致予奉祠之喜予两年从金陵觅菊栽而一种至今着蕊未开岂所谓晚节香者耶次韵奉酬 其二
- 次韵章君济黄元章二广文种竹建康学宫
- 即事并写和质弟诗呈似
- 检校园课济叔又送花栽欣然有作
- 蒋肖李潘才叔和检校园课之什再用韵爲谢
- 肖李才叔和篇末章有青蒲自是公家物之语再用韵爲谢
- 次韵毛漳州遣价爲寿二首 其一
- 次韵毛漳州遣价爲寿二首 其二
- 爲转庵寿二首 其一
- 爲转庵寿二首 其二
- 高少卿挽词
- 蔡知阁挽词
- 亲家张舍人挽词 其一
- 亲家张舍人挽词 其二
- 挽承事黄公词
- 钱致政挽词
- 刘和州挽词
- 郑通判同年挽词 其一
- 郑通判同年挽词 其二
- 郑光宗节使挽词
- 陈紫微挽词
- 侯机宜挽词三首 其一
- 侯机宜挽词三首 其二
- 侯机宜挽词三首 其三
- 周和叔挽词
- 转庵挽词
- 善士严明仲挽词
- 万侍郎母夫人钱氏挽词
- 夫人滕氏挽词
- 代上皇太子寿二十韵
- 又代贺十韵
- 上左丞相寿二十韵
- 上梁丞相寿二十韵
- 上安抚程给事十六韵
- 上辛安抚二十韵
- 上周尚书内翰承旨二十韵
- 上运使苏大卿十六韵
- 见提刑巩大监三十韵
- 别毛质夫省宣抚丘同知访都督张知院十韵代简
- 太上皇后合春帖子 其一
- 太上皇后合春帖子 其二
- 太上皇后合春帖子 其三
- 太上合端午帖子 其一
- 太上合端午帖子 其二
- 太上合端午帖子 其三
- 圣寿合端午帖子 其一
- 圣寿合端午帖子 其二
- 圣寿合端午帖子 其三
- 题惠崇小景 其一
- 题惠崇小景 其二
- 题惠崇小景 其三
- 题惠崇小景 其四
- 题文与可山水
- 题洪子恂所画盘洲图
- 题车盘图
- 归牧图
- 题水石翎毛
- 题边鲁生花木翎毛四首 其一
- 题边鲁生花木翎毛四首 其二
- 题边鲁生花木翎毛四首 其三
- 题边鲁生花木翎毛四首 其四
- 赵昌芍药
- 醒酒石
- 小垂手
- 云叶
- 蜂窠石
- 彩鷁
- 采莲舟
- 双溪堂
- 绿野堂
- 洗心阁
- 容膝斋
- 檥斋
- 楚望楼
- 题有竹轩
- 题隠雾轩
- 题巢云轩
- 芥纳寮
- 灌园亭
- 次韵拔葵亭
- 题饭牛亭
- 花信亭
- 茧瓮亭
- 林珍亭
- 题索笑亭 其一
- 题索笑亭 其二
- 橘友亭
- 题云起亭
- 欣对亭
- 既醉亭和韵
- 题可止亭
- 美可茹亭
- 琼报亭
- 题睡足亭
- 题咏亭
- 棕亭
- 西户
- 月娥留照
- 松阴溅瀑
- 池塘小景
- 绿沉谷
- 啸风岩
- 泛盃岩
- 题豹岩
- 柞林
- 芝径
- 棠杕径
- 沃桑陌
- 碧芦步
- 蓼岸
- 土湖
- 九曲
- 芝泉
- 瀑布
- 薝卜涧
- 濠上
- 鱼台
- 盘矶
- 鸂鶒濑
- 芡曲
- 菱湾
- 柳桥
- 兑桥步洪韵
- 墨沼
- 龟巢
- 梦窟
- 题柴桑园孤松
- 咏槐
- 竹屋
- 人面竹
- 猫头竹
- 慈竹
- 木竹
- 斑竹
- 方竹
- 石竹
- 题笋
- 割棕
- 绿苔
- 芦花
- 食蕨
- 仙茅
- 黄精
- 芷
- 药畹
- 对花果子
- 朝天李
- 破核李
- 嘉庆子
- 樱桃
- 葡萄
- 绣橘
- 金橘
- 罗柑
- 雪梨
- 鹅梨
- 绿萼梅
- 红梅
- 黄香梅
- 长春花
- 百结
- 荳蔻花
- 崑仑桃
- 矮桃
- 垂丝海棠
- 绣带
- 剪春罗
- 黄蔷薇
- 杜鹃花
- 水栀
- 牡丹
- 芍药
- 玉蝴蝶花
- 玉绣球花
- 含笑花
- 白石榴
- 凌霄
- 聚八仙
- 虞美人草
- 罂粟
- 米囊花
- 瑞香
- 麝香萱
- 紫薇花
- 素馨
- 玉簪
- 红莲
- 诸葛忠叟初逢家塾池中産双莲求予扁榜并作五言勉诸甥
- 木芙蓉
- 真珠花
- 佛桑花
- 茉莉菊
- 鬬日红
- 金凤花
- 文冠花
- 鷄冠
- 山茶
- 水仙
- 蜡梅
- 显庵许转觅红蕉未至绝句奉简
- 後庭花
- 逸骥
- 骅骝
- 驯鹿
- 锦鸡
- 黄鶑儿
- 白龟
- 绿毛龟
- 太上皇帝合春帖子 其一
- 太上皇帝合春帖子 其二
- 太上皇帝合春帖子 其三
- 太上皇后合春帖子 其一
- 太上皇后合春帖子 其二
- 太上皇后合春帖子 其三
- 皇帝合春帖子 其一
- 皇帝合春帖子 其二
- 皇帝合春帖子 其三
- 皇后合春帖子 其一
- 皇后合春帖子 其二
- 皇后合春帖子 其三
- 太上合端午帖子 其一
- 太上合端午帖子 其二
- 太上合端午帖子 其三
- 圣寿合端午帖子 其一
- 圣寿合端午帖子 其二
- 圣寿合端午帖子 其三
- 皇帝致斋 其一
- 皇帝致斋 其二
- 皇帝致斋 其三
- 奉引灵驾至陵所方雪
- 上黄参政寿七首 其一
- 上黄参政寿七首 其二
- 上黄参政寿七首 其三
- 上黄参政寿七首 其四
- 上黄参政寿七首 其五
- 上黄参政寿七首 其六
- 上黄参政寿七首 其七
-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一
-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二
-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三
-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四
-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五
-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六
-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七
-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八
-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九
- 又上梁丞相寿口号十首 其一○
- 劝农口号十首 其一
- 劝农口号十首 其二
- 劝农口号十首 其三
- 劝农口号十首 其四
- 劝农口号十首 其五
- 劝农口号十首 其六
- 劝农口号十首 其七
- 劝农口号十首 其八
- 劝农口号十首 其九
- 劝农口号十首 其一○
- 劝农毕事呈同官 其一
- 劝农毕事呈同官 其二
- 劝农毕事呈同官 其三
- 劝农毕事呈同官 其四
- 次韵才叔初春绝句 其一
- 次韵才叔初春绝句 其二
- 次常之暑中即事韵五首 其一
- 次常之暑中即事韵五首 其二
- 次常之暑中即事韵五首 其三
- 次常之暑中即事韵五首 其四
- 次常之暑中即事韵五首 其五
- 次韵才叔和陈大用七夕绝句 其一
- 次韵才叔和陈大用七夕绝句 其二
- 次韵才叔和陈大用七夕绝句 其三
- 次韵才叔和陈大用七夕绝句 其四
- 中山九日
- 蒋十一丈以重九雨昨有诗约闰九二首次韵 其一
- 蒋十一丈以重九雨昨有诗约闰九二首次韵 其二
- 冬至早起 其一
- 冬至早起 其二
- 冬至早起 其三
- 晓起 其一
- 晓起 其二
- 新月
- 燕宾馆值雨
- 已晴复阴 其一
- 已晴复阴 其二
- 已晴复阴 其三
- 到京城日积雨欣霁
- 新晴
- 午暑睡起忽怀范武子走笔当简 其一
- 午暑睡起忽怀范武子走笔当简 其二
- 午暑睡起忽怀范武子走笔当简 其三
- 午暑睡起忽怀范武子走笔当简 其四
- 午暑睡起忽怀范武子走笔当简 其五
- 午暑睡起忽怀范武子走笔当简 其六
- 次常之韵
- 呈张功甫 其一
- 呈张功甫 其二
- 呈张功甫 其三
- 次韵居甫六绝句 其一
- 次韵居甫六绝句 其二
- 次韵居甫六绝句 其三
- 次韵居甫六绝句 其四
- 次韵居甫六绝句 其五
- 次韵居甫六绝句 其六
- 次谏长韵赠严处士
-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一
-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二
-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三
-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四
-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五
-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六
-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七
-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八
-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九
-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一○
- 喻工部追和王詹事游东坡十一绝亦次韵 其一一
- 怀德久仍调爽约 其一
- 怀德久仍调爽约 其二
- 怀德久仍调爽约 其三
- 嘲少年
- 外舅嫁遣二侍儿有诗次韵
- 江西刘谋卿秀才以火焚其居谏长序其事以告袁吉故因题其後
- 读王文公诗
- 再读雪谿志诗 其一
- 再读雪谿志诗 其二
- 再读雪谿志诗 其三
- 净慈致斋侍者求三教赞
- 题所藏二修禊帖後
- 契师欲予隶书爲此以赠
- 次韵薛奉常以诗送瑞荷花并图而花与图俱不至 其一
- 次韵薛奉常以诗送瑞荷花并图而花与图俱不至 其二
- 题画卷 其一
- 题画卷 其二
- 题画卷 其三
- 题画卷 其四
- 题画卷 其五
- 题画卷 其六
- 谏长之门人曾君三异作招隠图并赋二诗以招谏长之归亦赋二首 其一
- 谏长之门人曾君三异作招隠图并赋二诗以招谏长之归亦赋二首 其二
- 王晦叔惠听雨图次蔡韵奉寄 其一
- 王晦叔惠听雨图次蔡韵奉寄 其二
- 题张野夫所藏顔持约大招图
- 题洪子恂所画盘洲图三首 其一
- 题洪子恂所画盘洲图三首 其二
- 题洪子恂所画盘洲图三首 其三
- 题浯溪图
- 跋谏长画轴後五王按乐图
- 题晓莲图
- 闚蓬图
- 游鯈图
- 题瑞宁草虫
- 题潘德久所藏杨补之竹梅
- 明日欲对通夕不成寐枕上赋墨梅诗还契师宿逋 其一
- 明日欲对通夕不成寐枕上赋墨梅诗还契师宿逋 其二
- 明日欲对通夕不成寐枕上赋墨梅诗还契师宿逋 其三
- 明日欲对通夕不成寐枕上赋墨梅诗还契师宿逋 其四
- 明日欲对通夕不成寐枕上赋墨梅诗还契师宿逋 其五
- 听湘西许老弹琴
- 听德久弹秋思
- 十四弦
- 次韵才叔闻笛试灯二绝 其一
- 次韵才叔闻笛试灯二绝 其二
- 马上口占咏席帽
- 送越牋与才叔次韵
- 铜雀台瓦砚
- 和人惠诗并素馨油 其一
- 和人惠诗并素馨油 其二
- 刘知监端午前一日以诗送甜苦笋末章有谢绝香蒲与酒壶之句以五绝句送酒 其一
- 刘知监端午前一日以诗送甜苦笋末章有谢绝香蒲与酒壶之句以五绝句送酒 其二
- 刘知监端午前一日以诗送甜苦笋末章有谢绝香蒲与酒壶之句以五绝句送酒 其三
- 刘知监端午前一日以诗送甜苦笋末章有谢绝香蒲与酒壶之句以五绝句送酒 其四
- 刘知监端午前一日以诗送甜苦笋末章有谢绝香蒲与酒壶之句以五绝句送酒 其五
- 中山酒
- 次韵才叔屠苏绝句
- 望商山
- 入泗州
- 灵壁坝
- 临淮望龟山塔
- 渡淮
- 次韵德久舟行阻风
- 渡江
- 题金山寺
- 宿南京城下县
- 钓台
- 过马当山
- 登第一山 其一
- 登第一山 其二
- 净社山中即事二首 其一
- 净社山中即事二首 其二
- 游三茅忽得佳处留赠乡黄冠师
- 爲山
- 次韵薛奉常清凉山灵潭寒瀑二绝句 其一
- 次韵薛奉常清凉山灵潭寒瀑二绝句 其二
- 再和奉常灵潭寒瀑韵甚有同游之意 其一
- 再和奉常灵潭寒瀑韵甚有同游之意 其二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一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二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三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四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五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六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七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八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九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一○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一一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一二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一三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一四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一五
- 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一六
- 车行诗
- 陈留道中
- 灵壁道傍石
- 朝歌城
- 羑里城
- 赵故城
- 涿州
- 卫州
- 栾城县
- 庆都县
- 柏乡县
- 淮阴县
- 和袁同年接伴赓从客陆成父至淮阴县韵
- 和袁同年接伴赓从客陆成父至宝应县韵
- 过相台
- 过陈桥见太行
- 过龙德宫
- 过常山村店中见菊
- 过赵州石桥
- 夺玉石桥
- 漳河
- 琉璃河
- 护龙河
- 魏河
- 易河
- 白沟河
- 滹沱河
- 归途观芦沟新桥
- 归途感河南父老语
- 有感
- 文王庙
- 光武庙
- 题萧相国庙
- 题曹娥庙
- 谒曹娥祠
- 避雨渔阳太守庙
- 曹操冢
- 寓居婺倅厅秋夜观书有感四首 其一
- 寓居婺倅厅秋夜观书有感四首 其二
- 寓居婺倅厅秋夜观书有感四首 其三
- 寓居婺倅厅秋夜观书有感四首 其四
-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 其一
-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 其二
-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 其三
-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 其四
-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 其五
- 戊申岁题玉牒所壁 其六
- 书潘德久版壁
- 山房 其一
- 山房 其二
- 山房 其三
- 山房 其四
- 西山爽气
- 金果园
- 柳溪
- 望平山堂
- 蜀山堂
- 蜀山亭
- 题忠孝亭
- 浮槎亭
- 题陈正字贫亦好斋四首 其一
- 题陈正字贫亦好斋四首 其二
- 题陈正字贫亦好斋四首 其三
- 题陈正字贫亦好斋四首 其四
- 题漕司涉斋
- 茅斋
- 梅坡
- 松林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一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二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三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四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五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六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七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八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九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一○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一一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一二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一三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一四
-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一五
- 梅花十首 其一
- 梅花十首 其二
- 梅花十首 其三
- 梅花十首 其四
- 梅花十首 其五
- 梅花十首 其六
- 梅花十首 其七
- 梅花十首 其八
- 梅花十首 其九
- 梅花十首 其一○
-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一
-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二
-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三
-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四
-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五
-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六
-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七
-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八
-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九
- 次韵常之用前人韵赋梅花十绝 其一○
- 次韵古梅二首 其一
- 次韵古梅二首 其二
- 直舍紫薇花身可以题字因作一绝书其上
- 扬州席上次蒋右卫韵赋白牡丹二绝 其一
- 扬州席上次蒋右卫韵赋白牡丹二绝 其二
- 北方馆馹屏风皆画落墨牡丹
- 池荷
- 次韵方叔媚川图亭上观芙蓉
- 显庵许转觅红蕉未至绝句奉简
- 从潘济叔觅花栽得红蕉凤仙大蓼谓水栀仅有一窠寒窗不可无戏作二绝 其一
- 从潘济叔觅花栽得红蕉凤仙大蓼谓水栀仅有一窠寒窗不可无戏作二绝 其二
- 和袁同年接伴赓从客陆成父玉簪花韵
- 次韵木伯初秋兰 其一
- 次韵木伯初秋兰 其二
- 次韵木伯初秋兰 其三
- 月桂
- 相台得菊本名之曰绣菊
- 次木伯初蜡梅三绝 其一
- 次木伯初蜡梅三绝 其二
- 次木伯初蜡梅三绝 其三
- 成德堂
- 思贤堂
- 题北山轩
- 用山谷韵题洪子恂所藏山谷六言诗
- 次韵周畏知用南轩闻说城东梅十里句爲韵六言七首 其一
- 次韵周畏知用南轩闻说城东梅十里句爲韵六言七首 其二
- 次韵周畏知用南轩闻说城东梅十里句爲韵六言七首 其三
- 次韵周畏知用南轩闻说城东梅十里句爲韵六言七首 其四
- 次韵周畏知用南轩闻说城东梅十里句爲韵六言七首 其五
- 次韵周畏知用南轩闻说城东梅十里句爲韵六言七首 其六
- 次韵周畏知用南轩闻说城东梅十里句爲韵六言七首 其七
- 周畏知遗二毫笔虽旧犹耐书戏作六言奉简 其一
- 周畏知遗二毫笔虽旧犹耐书戏作六言奉简 其二
- 高宗皇帝挽词 其一
- 高宗皇帝挽词 其二
- 和韵题茧庵
- 聚萤斋
- 竹村
- 老婆娑
- 题景贤堂
- 咏史
- 雨度西兴
- 虏宫阙
- 虏行移以盱眙爲肝胎
- 喜德久从人使虏来归
- 玉虹洞
- 客有自成都来者传制帅华学尚书年丈巫山诗辄次韵奉寄
- 汤婆子
- 废冢
- 新晴
- 次韵叶德友苦热吟
- 喜雨次韵翁常之苦热吟
- 再酬常之
- 中秋见怀
- 侍南轩先生卷云亭望岳麓积雪分韵得初作二字
- 张时可席上喜雪分韵得水字时予後至周希稷期而不集
- 次韵黎师侯登王叔武文昌阁看雪
- 次韵转庵用山谷半字韵见寄
- 次韵书怀
- 次韵酬徐居厚寺簿
- 再用韵
- 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爲惠次韵奉酬 其一
- 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爲惠次韵奉酬 其二
- 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爲惠次韵奉酬 其三
- 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爲惠次韵奉酬 其四
- 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爲惠次韵奉酬 其五
- 直舍考校次弱翁再用前韵 其一
- 直舍考校次弱翁再用前韵 其二
- 直舍考校次弱翁再用前韵 其三
- 直舍考校次弱翁再用前韵 其四
- 直舍考校次弱翁再用前韵 其五
- 转庵集客分韵得作字见示次韵奉酬
- 转庵再用作字韵见酬有蓍蔡休咎之语复韵爲答
- 次韵滕丞以古风爲贽
- 陈西老咏桧古风次韵
- 次韵陈大用分韵得对字
- 次韵陈大用
- 与同社游山园次翁常之韵
- 六月十五日西湖夜泛高炳如集客赵临安蟠老致饷同游者陈可行杨少云李元德王顺伯何绍彭张宗尹杨氏子弟侍僧方与焉次炳如韵
- 次韵薛子明由罗浮登富览
- 次韵薛子明赋雪渊寒瀑
- 游石梁
- 沈丈察院次游凤山韵见示再次韵奉酬
- 游道林岳麓寺 其一
- 游道林岳麓寺 其二
- 游道林岳麓寺 其三
- 游道林岳麓寺 其四
- 曾主管由宜春道中得遗弃小儿属予收养道间寄诗纪实次韵奉酬
- 曾主管专介取弃儿再次前韵
- 湖上饯沈兴国分韵得二字
- 送盖总领上计三首 其一
- 送盖总领上计三首 其二
- 送盖总领上计三首 其三
- 送孙会之县尉秩满归庐陵
- 送赵倅秩满东归分韵得念字
- 乞补外出江皋待命泊伟观二首 其一
- 乞补外出江皋待命泊伟观二首 其二
- 题廨舍壁二首 其一
- 题廨舍壁二首 其二
- 纶子效靖节止酒体赋筠斋余亦和而勉之
- 重题陈汉卿贫亦好斋
- 次韵常之松庐有感
- 周时仲提干求二亲墓亭扁答以攀柏因爲着语
- 跋宋朝老再和陶渊明归去来辞
- 次韵题吴无过所藏张无垢难老堂诗轴
- 次韵廖端叟求墨
- 次韵德友惠黄雀
- 再次大用韵赋梅花
- 再次转庵用梗字韵赋梅
- 园丁以菊爲屏爲船转庵竹院谛赏不足分题得塔字
- 德友惠竹栽甚富而又得佳篇既种复喜雨次韵谢之
- 转庵观赵十一圣花
- 次转庵圣花韵
- 范武子挽词
- 应致远以百韵古诗见示推许过当病中姑借放翁韵奉酬
- 胡伯晖有诗训豚犬辈次韵以广其意
- 次德友韵
- 得赵昌甫诗集转呈转庵却以谢梦得诗见示有诗次韵
- 再次转庵韵
- 次韵才叔分韵得七字
- 次陈伯寿分韵得者字
- 次转庵用坡公韵并简洪樗野
- 送蔡骏叟往金陵见留守李尚书
- 邵廷评供职未閲月乞爲淮南检法官以归赋长句见志次韵爲饯
- 送赵推官持檄之兴国
- 崧高行上周密使寿
- 崧高齐上施参政寿
- 云龙歌上周丞相寿
- 上南轩先生寿
- 次韵何起岩喜雨
- 次徐漕韵贺留守刘观文祷雪感应
- 再次韵呈徐漕
- 次韵程判院喜雪
- 雪再作山甫约游雨花台不遂闻与诸公登凤凰台次韵送似
- 次韵苏伯茂立春日雪
- 登伟观因诵老杜道林岳麓诗用其韵
- 雅师求阁名既爲作扁榜仍赋娱客杂句
- 王宣甫求崇斋扁榜仍索诗转庵之作先成即次韵爲寄
- 次韵转庵读中兴碑
- 次韵袁尚书同年巫山之什
- 听刘念九丈二姬歌所和醉时歌明日亦次韵送似时已三鼓
- 田家秋日词
- 晚田黄雀词
- 次韵陈伯寿食黄雀有感
- 次韵酬转庵
- 德久送沙噀信笔爲谢
- 再用韵谢德久见和
- 次韵监簿弟惠乌髭药有诗
- 再次韵酬答
- 杨似勳许惠丹砂
- 杨丈既惠丹砂数种再用韵敬酬
- 以端研送郑景元同年
- 又次韵转庵用食黄雀韵赞叹邓长孺曩得予端研邓爲转庵甥方在疚
- 驯熊叹
- 射鹰行
- 悯牛行
- 舁石行
- 素丝行
- 观弈篇
- 古柏行
- 卖花行
- 次转庵寄用坡公赋梅韵
- 次韵胡伯晖喜王簿移梅
- 仇香种梅已开而出乡未归再次伯晖韵
- 欲雪怀度云新种梅三次伯晖韵
- 次韵诚斋醉卧海棠图之什
- 次韵诚斋饮张园放翁酹酒海棠花下
- 次转庵榴花韵
- 再次转庵韵
- 再次转庵催结局韵
- 同转庵诸人筠斋赏荷花次转庵韵
- 再次韵
- 次韵才叔赋菊屏
- 绍熙改元早起
- 元日
- 元日简转庵
- 次宣甫用转庵韵赋惜春怀转庵
- 次韵转庵书怀
- 秋思
- 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 其一
- 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 其二
- 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 其三
- 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 其四
- 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 其五
- 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 其六
- 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 其七
- 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 其八
- 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 其九
- 次韵常之秋日郊居十首 其一○
- 次韵吴季行秋怀
- 冬日邀友同赏
- 念九日早闻雪
- 岁除日见白发
- 除夜斋宿
- 新晴二首 其一
- 新晴二首 其二
- 祷雨有喜
- 次韵转庵喜雨二首 其一
- 次韵转庵喜雨二首 其二
- 再次韵酬转庵 其一
- 再次韵酬转庵 其二
- 德久雨迁鱼庄赋诗纵臾
- 再用韵答转庵
- 再和二首 其一
- 再和二首 其二
- 乡会游湖怀南床复次韵
- 再戏和转庵
- 寓居
- 得东山居主人恋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渔乡居赋杂兴六首 其一
- 得东山居主人恋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渔乡居赋杂兴六首 其二
- 得东山居主人恋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渔乡居赋杂兴六首 其三
- 得东山居主人恋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渔乡居赋杂兴六首 其四
- 得东山居主人恋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渔乡居赋杂兴六首 其五
- 得东山居主人恋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渔乡居赋杂兴六首 其六
- 次韵石谦伯山居
- 次韵潘德久借居西湖张氏园诗
- 木瓜园
- 次韵木縕之题挹爽书院
- 题江心寺
- 舟行过沛城
- 籴舟泊高沙爲境内所逐却泊天长
- 江行次外舅吾字韵
- 阻风泊塘阴寨登四望山用前韵
- 舟行得顺风再次韵
- 入淮
- 端午日过左蠡
- 诸暨道中早行
- 雪霁早行
- 括苍道中次陈颐刚韵
- 酬居甫登後山
- 送钱大受帅广东 其一
- 送钱大受帅广东 其二
- 送才叔宰乌程
- 送刘茂实赴连江丞二首 其一
- 送刘茂实赴连江丞二首 其二
- 送潘才叔赴合肥录事二首 其一
- 送潘才叔赴合肥录事二首 其二
- 送张说道县尉之官襄阳
- 送薛子明赴歙县尉二首 其一
- 送薛子明赴歙县尉二首 其二
- 送陈伯寿之子仲至迎侍赴嘉兴秋官
- 潘茂和才叔远访雨後饯别 其一
- 潘茂和才叔远访雨後饯别 其二
- 送术士吴国材诗
- 次韵洪萃之太社真率之集三首 其一
- 次韵洪萃之太社真率之集三首 其二
- 次韵洪萃之太社真率之集三首 其三
- 和人见寄
- 和才叔次韵 其一
- 和才叔次韵 其二
- 次韵甄念八丈监簿诗
- 次韵广文锁试出院寄似
- 同年会拜三茅不及与呈袁侍郎同年
- 寄潘德久
- 怀郑仁叔 其一
- 怀郑仁叔 其二
- 病足少苏次常之韵三首 其一
- 病足少苏次常之韵三首 其二
- 病足少苏次常之韵三首 其三
- 三次澄鳞韵喜闻捷音
- 四次闻捷韵
- 闻捷五次转庵韵
- 转庵催结局六次韵
- 和转庵与洪共之说诗谈禅之什
- 又再和转庵且置诗话聊答说禅之什
- 又复次韵爲酬答说禅偈言
- 次外舅遣侍人韵
- 再次外舅韵戏呈舍人叔丈
- 次外舅闻字即事韵
- 再次韵并呈舍人叔丈
- 再次闻字韵
- 次韵德久
- 次转庵韵 其一
- 次转庵韵 其二
- 三次转庵韵仍招小饮
- 金鱼久不浮游喜而有作
- 有喜真爱亭梅花开走笔呈转庵
- 白山茶
- 和转庵白莲
- 诸葛忠叟初逢家垫池中産双莲求予扁榜并作五言勉诸甥
- 麝香萱
- 煮茗 其一
- 煮茗 其二
- 显庵饷伊蒲索着语代简
- 挽故丈母莱国夫人沈氏三首 其一
- 挽故丈母莱国夫人沈氏三首 其二
- 挽故丈母莱国夫人沈氏三首 其三
- 元日登天长县城
- 次常之元日复用韵
- 人日用常之韵寄才叔居甫
- 人日
- 次韵宣甫约元宵入城不至
- 王宣甫以灯夕入城而予偶无佳思阻同游有诗爲寒食之约次韵奉酬
- 元夕之明日久阴乍晴月色皎然
- 次韵程判院春日
- 二月晦日游木瓜园
- 次韵谢余伯益节推
- 次韵谢刘太丞
- 寒食日宿芜湖县廨
- 感春呈同社
- 四月晦日袁起岩同年雨中集聚景园
- 次韵常之五日禁竞渡
- 闰上澣同德久子侄辈避暑退居即事
- 再赋纪实
- 次韵酬张岩卿七夕
- 次韵王宣甫秋夜书怀
- 次韵陈仲全秋怀
- 九日次常之柳市秋怀韵
- 次韵才叔九日家宴阻访媚川
- 次才叔和龚司令九日韵
- 九日简德久
- 次转庵九日韵
- 九日小饮用後山居士韵简转庵
- 再用後山韵
- 九日同从班诸公自南山过苏堤登宝叔塔
- 次韵解颐叟九日登楼唐律二首 其一
- 次韵解颐叟九日登楼唐律二首 其二
- 三月二十七日玉堂夜宿
- 玉堂宿直次高内翰九日前一日草妃子麻毕题案上韵
- 宿社祭斋宫与张野夫廨舍爲邻信笔代简
- 九月十一日龙华寺斋宿礼部陈同年见余嵬字韵诗宠和惠示复用韵奉酬
- 陈同年再次韵爲谢而王才叔判院和篇继至复用韵并谢
- 酬才叔再用韵
- 致斋祷雨次转庵韵
- 祭龙前一日致斋雨大作邑人以爲数年未之有也作此呈养正明府
- 次韵广文贺太守祈雨感应
- 骤雨忽至
- 舟中喜雨
- 积雨简百七丈郎中二首 其一
- 积雨简百七丈郎中二首 其二
- 新晴
- 次韵刘参议喜得雪
- 次韵谢傅公谋贺雪
- 喜雪 其一
- 喜雪 其二
- 立春前一日喜雪
- 和袁同年接伴谒洪泽镇龙祠韵
- 观新堡寨因登平山堂次接伴袁同年韵
- 访旧隠
- 买山石航海有怀故园
- 益老过灵岩看筑塘因慰藉小隠索诗
- 题州宅安航
- 潘德久将出疆之前三日移居作诗奉邀
- 喜闻转庵新结暖阁因赋
- 次韵转庵步城南有卜居依壑意乃古巽吉庵之旁
- 适庵
- 浄光丈室开小窗颇得江山之胜次璧老壁间韵
- 益老于雁山筑庵名曰来风小隠来求诗且约相见 其一
- 益老于雁山筑庵名曰来风小隠来求诗且约相见 其二
- 被旨祈祷数至天竺珪僧录求白云堂诗爲赋唐律一首
- 邀德久兄灵芝纳凉
- 高峰寺
- 袁性之自号爲湖山遗老曩和予北征绝句因与其族人赴举复见访坐间求书湖山隠居扁榜因爲着语
- 隠居即事有怀潮州三首 其一
- 隠居即事有怀潮州三首 其二
- 隠居即事有怀潮州三首 其三
- 爲季和弟作溪堂扁榜赋唐律一首纪实
- 清卿求作混碧楼额因赋唐律 其一
- 清卿求作混碧楼额因赋唐律 其二
- 袁起岩侍郎采予无尽意诗语以一段奇爲净相别室扁榜有诗次韵
- 高秀才绅十年前有同邸之旧以剑名堂求诗
- 范湘潭岸花楼
- 侣鸥亭
- 题富览亭
- 登忆谢亭并呈质弟
- 题春风亭
- 题外祖母夫人李氏墓陟屺亭
- 春晚登钤冈
- 游金山寺
- 登江山伟观
- 题石乳洞
- 游仙都
- 初入雁山见双峰
- 再游雁荡观双峰
- 游南明山
- 下四十九盘
- 春园
- 喜子仪侍郎同游
- 题洪阳洞
- 闻转庵游西湖奉寄
- 酬常之换韵和江心寺诗
- 再次常之换韵题江心寺诗
- 媚川图亭上观江心寺
- 某谬题媚川图江心寺晚荷仲归兄依韵宠和至再愈工勉酬厚意终惭辞费
- 酬翁常之和媚川图上观江心寺诗
- 送吴待制安抚襄阳 其一
- 送吴待制安抚襄阳 其二
- 送何正言持节湖南
- 送赵端明帅蜀
- 送邹国遂武博知濠州二首 其一
- 送邹国遂武博知濠州二首 其二
- 送毛监丞知漳州
- 送胡司谏同年赴湖北漕
- 送潘德久都干爲贺生辰使属
- 送张子仪尚书镇福州
- 送直院楼尚书同年以阁学知婺州二首 其一
- 送直院楼尚书同年以阁学知婺州二首 其二
- 送禹之皋之舅赴调二首 其一
- 送禹之皋之舅赴调二首 其二
- 用楼尚书韵饯同年曾寺丞守温州
- 送刘东玉提干之官茂苑
- 送石谦伯就许襄阳辟
- 送郑仁叔宰长溪
- 黄叔万知县以鲁名斋求诗将赴公安并以爲饯
- 送王子大知县
- 送余伯益知县
- 送郑节卿赴新喻丞并呈李谏议
- 送郑廷玉教授之官邵武
- 沈架阁席上送沈教授之官邵阳二首 其一
- 沈架阁席上送沈教授之官邵阳二首 其二
- 送简寿王主簿之官番禺
- 次韵临川傅簿经过道旧之什
- 送鲍清卿运干调官还里二首 其一
- 送鲍清卿运干调官还里二首 其二
- 送范南宫守彭归蜀
- 送黄元章秘书还余杭待次荆门
- 送郑节推胜弃职归省
- 送郑南秀解秩东归
- 送谷仲归谦谢以诗次韵奉酬
- 送解省元赴南宫
- 送林定国赴秋试
- 送刘守之上舍赴试
- 次韵饯振之之行
- 送安福刘秀才谋卿仍简分宜傅公谋
- 送德友之长沙章贡并怀薛叶二兄
- 送陈西老西上并简张功甫
- 中川席上送陈同甫
- 送俊老再住惠因
- 送清监寺往平阳化缘清乃王詹事女
- 喜德久从人使北来归
- 和袁同年接伴赓从客陆成文韵
- 和袁同年接伴赓从客霍希文过楚州韵
- 次韵袁同年回程见示
- 吴门次韵颐刚严陵留别过新安
- 因振之之行过新昌怀鲍清卿
- 怀转庵饯客
- 南省帘外唱和五首 其一
- 南省帘外唱和五首 其二
- 南省帘外唱和五首 其三
- 南省帘外唱和五首 其四
- 南省帘外唱和五首 其五
- 次韵留守刘观文鹿鸣之什
- 刘正言讲筵视职初直玉堂见案上所和高紫微阳字诗宠和二章见示因用韵答以一首深愧短拙
- 次韵常之岁晚督才叔诗课
- 次韵卢次夔直学投赠二首卢之父有师法方训长孙铸而次夔近绎子屈致教参孙发蒙 其一
- 次韵卢次夔直学投赠二首卢之父有师法方训长孙铸而次夔近绎子屈致教参孙发蒙 其二
- 约转庵
- 百七丈和篇有尽道温柔别有乡谁知绦阙水茫茫之句意有属也再用韵奉酬 其一
- 百七丈和篇有尽道温柔别有乡谁知绦阙水茫茫之句意有属也再用韵奉酬 其二
- 百七丈寒食扁舟之盟遽寒姚黄恐成轻负辄赋二篇复以酴醾爲约 其一
- 百七丈寒食扁舟之盟遽寒姚黄恐成轻负辄赋二篇复以酴醾爲约 其二
- 谢观复长髯垂膝俨然山泽之癯弃去儒业从皇甫道士於庐阜余见之三茅以所编老君实录见赠赋此奉酬
- 酬刘孝若二首 其一
- 酬刘孝若二首 其二
- 次韵酬王宣甫
- 奉酬沈仲归
- 次韵酬才叔仍送酒
许及之姓名测试打分查询结果
查看许及之姓名测试打分结果。